闽南“起厝、入厝”习俗(4)
假情意
旧时入厝繁琐
入厝前,主妇娘家要准备一对红灯笼并绑上红包放在新屋,称为‘添灯’,寓意添丁进财。旧时入厝习俗比较复杂,还有‘母舅公大过天’的说法,母舅在入厝前要送来一副贺联,称为‘母舅联’,这联挂在厅中直到陈旧破损才能取下。
入厝要选好良辰吉时,搬好家具后,主妇以艾草蘸少量清水清净房屋内外,再以檀香熏过住宅各个角落。此外,主人需用新扫帚将厅中四角灰尘聚于中央,再扫出大门,象征将不洁之物扫地出门。入厝要拜门神、拜地主、拜土地公、谢土和敬天公。以前的大户人家还会搭建戏台演戏酬神,并设宴招待亲友,一户人家乔迁,全村人都来帮忙,像过年般喜庆热闹。
入厝一般在午夜12点后,以2点为最佳,此时熄灭宅内灯火,一家人在屋外依长幼排为一队,由最大长辈带领,当家的带上家中金银钱财,手捧斗灯,母舅挑着锅鼎、柴、米、木炭和灶君香火,主妇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挑着桶箍,再由一人带着火炉,其余家人则口袋装满钱财,各拿菜刀、锅铲、扫帚、畚斗等用具随后,象征将财气带进新宅。”队伍排好后,全家人需一边高呼“进咯”一边走进屋子,声音不中断,直到所有人进门。“开灯后,把火炉摆在厅中,大家高声念着吉祥话跨过火炉,便算正式入厝了。入屋后主妇要拿新扫帚在屋内轻扫一遍,象征财宝扫进屋,晦气扫出门。之后放鞭炮驱邪纳福,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撒到地上,将‘七宝’(即柴、米、油、盐、酱、醋、茶)摆放于客厅茶几,又将水、米、红包、碗筷、扫帚畚斗、炉灶六样物品搬入厨房,然后再次敬拜天公,入厝仪式便结束了。
新式入厝精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石狮人搬入城镇住进商品房,入厝仪式实行起来变得困难,于是又发展出一些较为精简的办法。由于石狮市区禁鸣鞭炮烟火,一些搬入市区的市民便会在门前挂上电子鞭炮,而纸糊的灯笼也已经被精美的吊灯取代。
现在一家居住的人口不再有以前的规模,若是一家三口,在入厝时常常由当家人带队,挑上一根扁担,一头桶里装半满的水,放上硬币,另一头桶里则放置“七宝”和斗灯剪刀等物。而“金银财宝”也以存折和银行卡替代,装好了放入公文包一并拿入屋中。撒在地上的铜钱则被纸币取代,家中各人在口袋里放上一些新钞票,入厝后撒在床上、沙发上,塞入衣柜、抽屉,是同样的吉祥寓意。此外,现在搬家还喜欢在客厅中摆上发财树、万年青,以红纸粘贴其上,并挂上红包,增添喜气。
虽然“入厝”的流程已变得精简,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整个“入厝”过程中,家人亲友密切配合,在不断的互动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闽南人的乡土情结和豪爽热情在这“入厝”一事便表达得淋漓尽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