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五象传说

半青

广西南宁五象传说

象在广西古已有之,在考古发掘中就有象骨。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就记载有广西产象,在某些地方还专设有驯象卫。

南宁,古称邕州,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南宁别称“五象城”,因五象岭而得名,五象岭的五个山头貌似五头大象,从西到东依次排列。

南宁为河谷盆地,海拔不高,植被茂盛,水源充足,而且“四时常花,三冬不雪”,境内广布着野象喜食的野芭蕉等瓜果类植物以及草、竹等植物嫩叶,适合大象生存。

五象传说起源于古代南宁人民驯象、养象时期,最迟于明代就已产生。流传的核心区域在南宁市良庆区,并由此辐射南宁市全境。据《南宁府志》记载:“邕江南岸那五座相连不断的土坡,山势雄峻,拱向城廊,为邕之砥障,五峰相倚,如五象饮江。” 五象有蹲、有匐、有欲往前奔之态,形象生动。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五头神象偶然经过南宁,发现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大地不仅土肥水美,而且人民忠厚善良、诚实勤恳、热情好客,便下到此地,帮助村民翻土耕地,收粮割稻,与村民建立起真挚的感情。后来邕江洪水泛滥,土地被淹没,民不聊生,南宁失去了原来的美丽富饶,五头神象便化作五座山岭,堵住洪水,从此成为这片土地的永久护佑神。

明王朝曾在南宁设立驯象卫,大象在古代南宁人民的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五象传说蕴含了旧时南宁驯象、以象耕田及治理水患等丰富的历史信息,折射了南宁人民与自然的抗争史,表达了南宁人民对善与美的追求,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以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愿,这种历史情感今天仍是人民群众最朴实,也是最本真的情感,具有教化意义。南宁的现代城市建设中,五象传说元素被有机、和谐地融入进来,如五象喷泉雕塑,已成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城雕,具有强烈的南宁地域特色。

五象岭传说(1)

五象岭在城南方向,沿邕江顺流3~4华里处。据《南宁府志》记载:江南岸那5座相连不断的土坡,“山势雄峻,拱向城廊,为邕之服障,五峰相倚,如五象饮江。”5象有蹲、有匐、有欲往前奔之态,形象生动。在烟雨时节,岚气缭绕,山色朦胧,景色更是美丽,故成为邕州八景之一,曰“象岭烟岚”。五象岭因风景秀丽而驰名,又因传说故事而传世。

传说,从前南宁是个山好、水好的地方,人们辛勤耕耘,盼望能有好的收成,但是,四周的野兽常来侵袭。后来5头神象下凡,帮助人们耕种,赶跑了野兽。由于有了神象的帮助,这块地方变得更加美丽了,于是,又引来一只凤凰,它也非常热爱这块地方,亦定居在此。

大象对凤凰说:“你力气小,就在对岸帮我们看着有没有野兽来,有的话就告诉我们。“凤凰听后便飞到对面青石顶上去,承担起瞭望的职责。

后来有个贪心的官家想来霸占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他假惺惺地说:“你们生活得这么好,都是神佛保祐,你们要感谢神的恩德就要建座塔来敬神。大家就让他在青山上凤凰站的地方修建一座宝塔,这塔一建成凤凰再也飞不起来了。5只象埋头为人们耕种,猛地想起凤凰好象好久没有声音了,就扭头一望,只见映在河里的宝塔倒影象一条鞭子向它们抽来。此后,这条塔鞭就强逼神象做了官家的奴仆,给鞭子打伤了的神象,有的蹲、有的趴,另有两只想逃跑却仍回首,望着这块它们热爱过的土地,恋恋不舍。

五象岭传说(2)

相传在战国时代,南宁只是一小块盆地,老百姓常遭洪水淹没房屋、毁坏庄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打算治理南方的水患,但苦于无计可施。

一天夜里,秦始皇梦中忽见一位红颜白发、仙风道骨的老人飘然而至,从身上挂着的葫芦内倒出一条竹节鞭。老人把竹节鞭交给秦始皇,并告诉他用这条鞭把南岭的5头宝象赶到南海,就能堵住山洪。老人说完便不见了。

秦始皇拿起竹节鞭,突然两脚生风,一下子就到了南岭。果然看见那里有5头大象。秦始皇鞭了几下,这5头大象只好一头跟一头向南边走去。五更时分它们刚过了邕江,突然传来雄鸡喔喔的打鸣声,秦始皇手中的竹节鞭本来是蜈蚣变的,听到雄鸡啼,便以为鸡要来叮食它,立即现出原形爬走了。大象见没了鞭子,便站定不愿走了,其中一头还回头望了一下。

醒来后,秦始皇半信半疑地派人去南方打探,回禀说,南边果然多了5座活如大象的山,人们为之取名为“五象岭”。

五象岭堵住了洪水,南宁从此年年丰收,黎民百姓得以安康。南宁这片地方的水患减少了,象便成了人们心目中南宁的保护神、吉祥物。而“象岭烟岚”也就成了邕州八景之一。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乐容
  • 趣闻 文成桑
  • 趣闻 梓睿
  • 趣闻 冷菱
  • 趣闻 安兰子
  • 趣闻 乙丑
  • 趣闻 灵烟
  • 趣闻 丹青君
  • 趣闻 海瑶子
  • 趣闻 落雪倾城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