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呈坎古村 中国风水第一村(2)

骏桀君

呈坎以两条水圳将河水引入村中,形成了“街街巷巷有溪水,门前圳水流不息”的景象。这里保存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文物价值极高的祠堂、社屋、古民居、桥亭、更楼、过街楼遍布全村。全村的街巷均用石板铺就,纵横交错,马头墙高低错落。该村在明弘治年间,以历史沿革为基础、以罗氏宗族意识为主导,围绕前罗家庙、后罗家庙、罗东舒祠、长春社等建筑为核心,按罗盘八卦式对村落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组合,并突出左宗(宗祠家庙)右社(祭祀土地的社屋),将村庄定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

罗东舒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东舒是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长期隐居,义不仕元,惟耕读是业,”被称为陶渊明式的人物。该祠按文庙格局兴建,有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两庑、甬道、两厢、露台等,加上后寝的11开间,均为民间祠堂所罕见。

东舒祠分前后三进,由错落的院墙相连,浑然一体。第一进是正门,两旁分立黟县青抱鼓石。进门为午朝门式,六石柱立脚,柱顶有雕刻精致的石狮,檐内外为l2个六铺作如意斗拱和挑檐枋。旧时除逢重大活动、祭日和四品以上官员驾到之外,正门一般不开,人员从两侧旁门进出。在第一、二进之间,有8丈见方的两个大天井,左右厢房对称工整,厢房前的青石栏杆上雕刻着走兽麒麟、戏水飞龙,其中象形、虎形龙为国内古神龙图例中所独有。

天井里有一株400多年苍老古朴的桂树,年年繁花满枝。第二进是享堂,殿宇恢弘。堂的正面6根石柱一字排开,堂内4根通天木柱,根根硕大,一人难以合抱。正额悬挂着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巨匾,长7米,宽3米,为国内古匾之最。

长春社,乃宋中兴年间迁建,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秋重修。面阔18米,总长36米。前进栅栏门为五开间,中进七开间,后进五开间。整个建筑计有立柱94根。原栅栏门上高悬苏东坡所书蓝底金字“长春大社”匾额。下堂原先也有一块“春祈秋报”的匾额,反映村民对五谷丰收的祈盼。上堂的凤凰彩绘和下堂的木纹彩绘均清晰可见。长春社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系村民集会和节日看戏所用。广场南面为水口花园。长春社作为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在徽州几乎是硕果仅存,极为珍贵。

罗会泰宅系元代建筑,宛如古堡,整个建筑呈正方形,其门楼砖雕十分精美。底层高达6米,有两层架梁,斗拱粗壮硕大,十分罕见。楼层以地砖铺就用以防火。水圳则从厨房经过,既可饮用,亦可防火。两层楼的民宅较如今三层楼的现代建筑还要高,其墙体质量和砖块质量也为当代所不及。

此外,该村还有古建筑罗应鹤官邸、罗会炯宅石牌楼门罩、罗会炳宅木牌楼门罩、环秀桥头木构亭、灵山岭石构继善亭等等,风格迥异,石雕、木雕、砖雕,特色卓著。

历史上,呈坎罗氏与众多的历史名人互有交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除朱熹的题词外,苏轼曾在《罗氏族谱》题有“文德武功名留竹简,理学真儒后先继续”。明代内阁重臣许国于万历年间为罗应鹤致仕返乡所建居所门楼题赠“首善儒宗”之赞语。计数历代皇帝、高官、名流为呈坎所题的匾额,多达数百块(现仅存30多块),不仅在徽州首屈一指,就是在全国也实属罕见。现今阁中尚存、最为著名的要数元代光禄大夫李孟书赠国子监祭酒罗绮的“大司成”匾,历史最为悠久,距今已700多年。

1995年,故宫博物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栾成显先生到呈坎考察时曾说:”故宫只有500多年的匾,呈坎却有700多年的匾和两块630多年的匾,是很宝贵的。“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骏桀君
  • 趣闻 森囚
  • 趣闻 忆柔郎
  • 趣闻 明璨氏
  • 趣闻 沛蓝
  • 趣闻 云辰桑
  • 趣闻 天总会晴
  • 趣闻 2b青年
  • 趣闻 诗云
  • 趣闻 树鹤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