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2)
骏年君
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谈恋爱有一种独特方式,叫“赠白花”。就是男女青年在平时的交往中,若小伙子看中了姑娘,便采一束白桂花,托自己的姐妹或较好的朋友将花送给女方,姑娘如果有意,就会说“请来玩吧!”。入夜,小伙子吹着葫芦丝登楼探访,家中其他人也有意回避,让出火塘,由一对情人在火塘边娓娓交谈。你有情我有意,定下终身后,姑娘就在发髦上用心上人送来的白桂花绕成圈,表示已有心上人了。历史上,布朗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氏族外婚制,恋爱、离婚均自由。勐海山区的布朗族盛行随妻居住3年的习俗,期满再举行一次婚礼;然后携妻带子回夫家。
布朗人有的信鬼神,崇拜祖先,有的崇信小乘佛教。丧葬习俗各地大致相同,人死后用竹、木做一棺材,将死者装棺,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3日内出殡,进入坟地,将死尸葬入土,并将棺材就地砸碎,一起填入土坑,不垒坟。在公共墓地按年龄排墓坑。老年人葬在高处,中年人在半坡;青少年在下部。80岁以上者行火葬。居住在山区的布朗族耕作以种旱谷为主,其次是包谷、红薯、黄豆、豌豆之类,有的地区也种水稻,以十食为主。布朗人喜吃酸笋、酸菜、酸肉之类的酸性食物,有的地区家家都会自制水酒。在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布朗山上,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紫胶等等。布朗山茶叶是制作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原料,布朗族人民喜爱喝茶,也善于种茶。在富饶美丽的布朗山上,生长着一片片古老茶林,春天,当高大茁壮的茶树抽出嫩芽时,布朗采茶能手便爬上四五米高的茶树采撷鲜茶叶,采下春茶后,放在竹德笆上揉搓,晒干后,便制成散茶,也叫大叶子茶。还有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筒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可储存数年而不变味,品之香味浓郁。布朗妇女还喜好将茶叶制成酸茶;供自己家人享用,平时喜欢把酸茶放在口中嚼细咽下,以帮助消化和解渴。在布朗族居住的布朗山和西双版纳西部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各种林木,盛产三七、萝芙木等名贵药材,以及可供提炼高级香料的香茅草。地下蕴藏着铜、铁、硫磺、水晶等矿藏。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布朗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朗人民跨越了几个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1950年春节,布朗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1953年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对尚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1958年起,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此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茶叶产量迅猛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过去可怕的原始森林,现在变成了聚宝盆,公路通到布朗山,布朗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科学家,娃娃有书读,看病有医院;有了电灯、电话、电视,生活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