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悲情指数★★★
成也,败也。通过,让美国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创造了美国银行的神话,然而也是由于,再加上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美国银行17年来首次出现了季度亏损。被免去了董事长职务的也许离他黯然离开美国银行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肯-之所以去意已决,是因为他觉得美国银行的股东们已经不再信任他了。今年4月29日,在股东大会上,股东们罢免了的美国银行董事长职务,只给他保留了的一职。美国银行董事会成员、美国亚特兰大莫尔豪斯学院名誉院长梅西当选为美国银行新任董事长。
虽然在公司日常运营方面,仍然处于掌舵人的位置,但他已经对美国银行的董事们表示,他打算在适当的时候辞去公司CEO一职,最早在本轮金融危机结束后就离开,最迟则在3年后。
银行家的楷模
的耳边曾经充满了溢美之词,一位作者曾经这样描述,“这位美国银行的董事长兼凭着自己的倔强意志甚至是偏执,将一个庞大的金融旗舰不断地导向新的天地,其前行中的每一步都能让人领略到一名国际顶级银行家面向未来的过人胆识。”
1998年,美国银行前董事长麦科尔出资620亿美元,一口吃进了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国民银行,制造了当时轰动全美的企业合并新闻,当时是这宗交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在外界看来,年岁已高的麦科尔为自己当年的隐退划上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句号,但他留下来的“一地鸡毛”却给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出了一道非同寻常的难题。
当然,并非无能之辈。他首先统一了两家银行的业务,很快又开展了以壮大新组织机能为核心的整合步伐,推行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的扁平化,以及创造银行优质服务的“六西格玛模式”,提升了整合后美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2001年,正式担任美国银行董事长兼。此时,他已经在整合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他看好通过来提升美国银行的市场份额,当然不会停止的脚步。上任之后,用一张白纸列出所有他想收购的公司,其强悍的风格在后来的一系列中表露无遗。
2003年,出手收购波士顿舰队金融公司,这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的第三大案。让最开心的是,通过此次战役,美国银行成了全美最大的零售银行和全美第二大商业银行。在一次高管协调会上,掩饰不住地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美国银行!”
2005年,美国银行又以350亿美元收购了信用卡发卡公司MBNA;2007年,美国银行再接再厉,收购了位于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的拉塞尔银行;即便是在次贷危机逐步现形的2008年年初,仍然力排众议,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陷入困境的美国全国金融公司,一举确立了美国银行在房地产信贷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担任美国银行董事长的8年时间里,美国银行的销售额从330亿美元增长到660亿美元,净利润也翻了一番,达到150亿美元。
在做人方面,所展示出来的严谨与勤勉形象颇得人心。《华尔街日报》曾经评价,“是一位新型的CEO,他不玩花哨动作,只是默默地帮助这家巨型银行创造利润。”
美国银行的同事对于的评价也颇为中肯,“他不是那种象牙塔里的CEO,他甘愿让自己跳到事物之中,终日忙碌。他是个重视具体细节的领导人,没有那种只翘着腿喝茶的大牌派头。”而让同行倍感钦佩的是,从来不给自己发任何特别奖金,而且几年前他还取消了自己与美国银行雇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放弃这些条款意味着当离开美国银行董事长兼CEO位置的时候,不会像华尔街其他银行家那样,能拿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报酬。
其实这并没有影响到的薪酬,美国银行的股东们仍然每年支付给9980万美元的薪酬,这在华尔街的银行家中仍排名第一。不过,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谦让态度还是让赢得了外界的阵阵掌声。《财富》杂志推出的全球25位杰出商业银行领袖名单里,位列其中。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的去年年底,还被《美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2008年年度银行家”。
“最大胆的抄底之手”
2007年初,曾经开价1000亿收购美林证券,但遭到了美林证券当时的CEO奥尼尔的拒绝。美林证券是世界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行,对于高手来说,美林证券是他心仪已久的目标之一。
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9月,尽管美国银行也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了损失,但仍然利用美林证券的股价大幅下跌之机,闪电收购美林证券。这一果敢之举被人称为“最大胆的抄底之手”。谈起这起收购,当时表示,“这笔收购是绝无仅有的时机,收购价格非常有吸引力”。
当时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美国经济在2008年能够走出衰退期,我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尽管在2008上半年,美国经济显得很疲软,但从全年来看,增长还是会很可观的。也许这就是在次贷危机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仍然去大手笔收购的原因。
显然,错误地判断了形势。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美林证券越来越深地陷入泥潭之中。其在今年2月提交给美国证交会(SEC)的一份文件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其亏损额高达158.4亿美元。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美林证券的损失主要源于前几年留下的不良资产,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美林证券也许将面临更多的资产损失。
因为的错误判断而收购美林证券,导致美国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而且美林证券越来越大的资金黑洞也使得美国银行在此次危机初期的良好表现被侵蚀殆尽。
美国银行今年2月公布的财报显示,受收购美林证券交易的拖累,该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达23.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48美分,创下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美国银行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严重打击了其股东们的信心。
而也因为在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但仍然坚持收购美林证券而饱受指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也公开承认,美国银行向美国政府申请200亿美元资金去收购美林证券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银行的业绩就已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业绩下滑,其股价在2008年狂跌了超过90%,从每股37美元一度跌至今年2月份的每股2.53美元。也坦承,目前是他自担任美国银行董事长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离出局为时不远
美国银行的惨败,令市场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摆在面前的已经不只是巨额亏损,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下台呼声。
4月29日,美国银行董事会股东最终投票决定,免去的董事长职务,只留任一职。不过有媒体猜测,此举很可能是最终被罢免CEO的先兆。因为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这是第一起公司在股东要求下被迫剥离CEO兼任董事长职务的案例。
由于美国银行的市值2008年大幅度缩水,有一些分析师和投资者猜测,可能被迫辞职。不过此前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他将留任美国银行一职,直到还清其在美国银行期间,向美国政府借来的450亿美元资金,这大概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股东们认为,当初决定收购美林证券的决定过于草率,令美国银行承担了更多风险和损失。但也有消息称,是美国监管当局将推下了火坑。美国政府试图拯救陷入困境的美林证券,才会借钱给美国银行,让其充当“白马王子”,去拯救美林证券。据说,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曾要求对美林证券的亏损保持沉默,以免导致交易破产。不过这些说法查无实据,美国银行的股东们并不愿意相信的解释。
如今,美国银行在美国拥有5800家分行,是花旗银行的6倍;通过不断地扩张,美国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已经超越长期居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银行。不但创造了自己职业的神化,同时也创造了美国银行的神话,然而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将这一切统统都打碎了,黯然离开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
对接二连三的打击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不说没有人会知道。但从小家境贫寒、父母离异而不得不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他,按理不会被困难击倒。从前是在邻居和亲朋好友的资助下才勉强读完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后因成绩优异而被美国银行选中,进入了美国银行。其后,他没有更换过公司和职业。他从信贷分析员做到信贷业务主管,从公司总运营官做到董事长兼。对他而言,虽然前途暗淡,但绝不缺乏重新出发的与实力。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