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在研究和讨论竞争力时,人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核心能力与竞争力有什么不同?
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或称为核心竞争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英文中,竞争力是competitiveness,而核心能力是corecompetence.竞争力的特点是: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大多数因素在各企业之间具有可比较性和很大程度的可计量性,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就是力图将企业竞争力因素尽可能地进行量化,从而进行企业间的比较。而且,竞争力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交易性(或可竞争性),即企业竞争力的许多因素是可以通过市场过程获得的,或者可以通过模仿其他企业而形成。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竞争力分为四个因素:
第一类因素,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所发生的或者可以形成的各种"关系",广义的"关系"包括有关各方面的"环境":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涉及的关系可以包括:企业所在产业的状况、本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活动与国家的关系、企业活动所处的国际经济关系、经济、社会及政治环境。
第二类因素,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包括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从而使企业具有某些优势。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土地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组织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区位优势、所在地的基础设施等。
第三类因素,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以及实施战略的"能力":对企业能力的研究更强调企业自身的素质,即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对资源开发控制的能动性以及创新性等。
第四类因素,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者"学识",包括独特创意、观念、战略、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商业模式、团队默契等。从其性质来看,知识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而核心能力则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能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的。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但未必具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具有长远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可能会有共同的表现:即能够持续地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但竞争力因素更加广泛,而核心能力因素则是非常集中的。
核心能力的实质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从长远看,企业成败兴衰取决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而企业竞争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优秀企业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其核心理念。这种核心理念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到企业机体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作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也就是说,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理念,而且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家的优秀理念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理念的过程,就是核心理念的"客观化",即主观的意识转变成为一种"客观的理念"(客观存在的行为方式)。
企业核心理念"客观化"的程度表现为其"渗透性":即企业核心理念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和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核心理念的渗透性越强,就越是能够成为现实的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相反,那些无法渗透到企业机体中去,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主观意愿,并不是真正的企业核心理念。
从企业家的理念(主观意识)转变为企业的核心理念,须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经受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关系协调的各种磨练甚至磨难,而这一过程本身又是对企业家素质最根本和最彻底的考验,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历史。所以,企业家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建立了企业,生产出产品或者服务,保证了市场供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优秀企业的核心理念,积累起企业运作的丰富知识,使企业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灵魂的有机体,从而使整个社会具有了发展经济的内在基因,就像是给电脑装置了关键性的运行软件,才使之具有了强大的功能。
[1]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