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以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以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核心提示: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归根结底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 ★技术引进是自主研发的基础和补充,自主研发是技术引进的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归根结底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

    ★技术引进是自主研发的基础和补充,自主研发是技术引进的升华和飞跃。

    ★形成有利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能力低,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低。从我国企业整体技术装备状况来看,大约只有20%左右达到国际水平,其余则相对落后。科技创新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为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增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投入,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注重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集中了大量高新技术,还普遍以占收入10%以上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研究开发的费用(R&D)占全球的近70%,并垄断着世界技术创新70%以上的成果。美国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占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总额的3/4,它们既是开发新产品的主体,又是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主力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在加大国家的科技投入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强调企业的科技投入。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企业科技投入相对太低,而且由于企业自身的科技研发结合企业发展更紧密、增强企业竞争力针对性更强,是外部因素难以完全替代的。企业技术创新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出人头地、做大做强。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关键在于从制度安排上为其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企业科技既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也存在现有体制制约创新能力提高和影响创新效益发挥的问题。不彻底清除体制上的弊端和障碍,科技创新就难实现预期目标,创新成果也就不能有效地形成企业竞争力。这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将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发展资本市场;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我国的产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如果不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技术创新,就有可能阻碍技术创新的进程,甚至窒息技术创新的生机与活力。衡量企业制度安排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要创新就要有人才,人才作为特殊的资源,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的优势最根本的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人才的拥有比资金的投入和市场的占有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科技人才数量相对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万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有7人,而瑞典和日本分别是86人和85人,美国为74人,澳大利亚为66人,法国为61人。今天任何企业都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间围绕技术创新进行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流动加剧,因而吸引和留驻人才就成为竞争的关键环节,企业能够做的最明智的事情就是创造一种能留得住人才的环境,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的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国拥有素质较高、数量巨大的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较低,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应当注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因此,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发展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努力以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四是以信息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广泛的渗透性和关联带动作用,使得信息化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信息化使企业的已知和未知领域的界线更加清晰,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更加明确,同时采用虚拟设计和实验,可以使各种创新灵感迅速演示在屏幕上,并能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综合各种因素使之优化完善。信息化广泛应用于企业重组、技术开发、市场拓展和产业调整中。企业信息化、实施网络化经营是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信息化的过程也就是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是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企业要抓住信息化的机遇,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降低产品与服务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是妥善处理自身研发与引进的关系我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低,而购买专利的成本一般只需其研发成本的1/3,并且引进的技术基本上是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自主研发所可能经过的99%的失败,技术引进效益明显。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技术创新,其成本通常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或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技术引进是自主研发的基础和补充,自主研发是技术引进的升华和飞跃,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尽快实现从技术引进,和技术跟进及模仿制造,向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转变。

    总之,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技术创新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为此,应完善体制,形成有利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陈庆修,经济学者,《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100多家主要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国研网"、"中国期刊网(cnki)"、及"百度(baidu)"和"google"等大的网站中,输入关键词"陈庆修",可检索到其中部分文章的网页;许多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摘编;获《光明日报》理论部组织评选的"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全国征文二等奖(见光明日报2001年4月10日B2版理论周刊)。作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陈庆修 (来源:原创投稿)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