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1
浏览量:
本报今天上午消息 记者崔朝阳、孙朝方、尹安学、杨媛,通讯员刘兰霞报道:私企、外企的专家,将来也可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今天上午广州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关于我市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议政会上,市人事局副局长何伍爱透露了未来广州人才战略的一系列重要信息。
何伍爱在向政协委员做广州市人才资源专题报告时说,广州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其中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服务体系。对非公经济和组织的各类人才,政治上一视同仁,政府奖励、职称评定上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的使用上平等开放;把非公有经济和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纳入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和学科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范围。
——在人才引进基本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制定补充准入条件,确保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制定和执行广州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的实施细则,鼓励各类人才不迁户口、不调档案,以柔性流动的方式进入广州市工作;打破国籍、户籍和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界限,鼓励各类人才以讲学、合作、租赁、互借、以知识产业结盟等各种方式为广州服务。
——理顺外国专家管理体制。尽快出台《广州市外国专家管理办法》;突破当前外国专家管理由市外事、人事、教育等多部门管理的状态,由市外国专家局统一归口管理;突破外国专家的引进方式,把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国际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打破特贴专家终身制,探索建立市一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可行性和选拔办法;打破身份、专业、地域、国籍和所有制限制,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职称评审工作体制。留学人员回国可直接申请参加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
——积极推动《广州市人才流动管理规定》立法,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推动人才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
——推动泛珠三角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增强泛珠三角综合竞争力;抢占CEPA先机,推动穗港人才合作。
何伍爱今天还透露了广州未来几年的吸引人才计划:到2005年,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资源要达到95.22万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比重为54%,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技师以上技能人才资源达到10.7万人,广州地区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争取达到80个左右。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