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循证管理

循证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1

浏览量:    

核心提示:在过去10年中,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风靡了整个医学界。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戴维·萨基特将其定义为“慎重、明



在过去10年中,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风靡了整个医学界。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戴维·萨基特将其定义为“慎重、明确和明智地运用当前最佳实证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或许,你会感到很可笑:毕竟,除了实证依据之外,还有什么能为医疗决策提供指导呢?如果是这样,这说明你对医生们的传统行医方式根本不了解。的确,许多研究成果就摆在那儿——每年有关临床医疗和产品的研究有成千上万项。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被医师们采用的却并不多。最新研究表明,医师所做决策中大约只有15%是建立在实证依据的基础上,他们所凭借的只是上医学院时学到的旧知识、沿袭已久的传统做法、平时积累的经验等。这一情形的确令人惊讶不已。

而在企业界,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诊治组织痼疾时,许多管理人员的做法也如出一辙。本文作者认为,对于究竟何种“药方”比较可靠,管理人员实际上要比医生无知得多。经理人常常用六种东西——陈旧知识、个人经验、专业技能、夸大的广告宣传、呆板的教条信念以及盲目的模仿——来替代“实证依据”。比如,很多公司纷纷仿效通用电气公司,采取强制排名(forced-ranking)做法。然而,这种人才管理方式是否对每家公司都适用?在没有深思熟虑和进行实证研究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人员全盘照搬,就会使公司陷入困境。

当然,基层经理和高管们的工作具有艰巨性。组织中需要做的决策无穷无尽,信息又不充分,即使最优秀的管理者也会犯许多错误,而来自组织内外的批评和马后炮式的责备也会不绝于耳。管理者与医师一样,需要做出一个又一个决策,但是他们不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要想使公司成为一家循证管理型公司,你必须采取“智者态度”——能够不断学习新知,同时根据新知来采取行动,并对员工提出同样的要求。你应当遵循以下三条原则:第一,每当员工提出一项变革建议时,你都要求他们提供变革效果的实证依据;第二,花时间耐心分析证据之中的逻辑关系;第三,将组织当做一个未完工的模型产品,鼓励员工实施测试项目、开展试点研究并进行实验。这样一来,你的组织就会开始形成自己的实证基础。

最后一点,致力于循证管理的领导者也要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有所准备:假若循证管理实施得力,他们的权力和威望将会削弱,这可能会使那些权力欲望甚强的领导者感到不安。循证管理会使组织中的权力发生变化,以客观数据来替代正式的职权、声望和直觉。这意味着领导者需要做出一个根本性决定:他们是希望听人说自己做的决策一贯正确,还是希望自己领导一个真正高绩效的组织?

与医务工作一样,管理是——而且可能永远是——一种可以通过实践和经验来掌握的技艺。不过,作者认为,如果经理人与医生一样,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最佳的逻辑分析和实证依据进行思考,如果他们能够如饥似渴地探寻公司内外的各种新知识和新见解,以便不断更新自己的假设前提、知识和技能,那么他们就能更有效地运用管理这门技艺。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