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团队管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革基本失败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革基本失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核心提示:当国人以莫大的热情展开怀抱,以优惠的土地价格、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备的公共设施、广阔的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来众多



当国人以莫大的热情展开怀抱,以优惠的土地价格、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备的公共设施、广阔的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来众多的零部件巨头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可悲的事实:在这些国际性的零部件集团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我国零部件行业面临的却是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失败。零部件行业成为了那一朵在改革的春风中哭泣的百合花。

零部件巨头们的无限风光

据中汽协对2007年国内7579家规模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统计数据,外资企业效益最好,外资控股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达到8.2%,明显高于国内民营企业的6.8%和国有企业的5.9%。在2007年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数量17家,实现利润37亿元,业务收入389亿元。在低竞争高收益的目前在国内主机厂配套市场,外资企业已经也占据绝对的上风。如东风本田的130余家国内一级供应商中,纯中资的零部件企业只有30家。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零部件领域自主企业的双重失败。

我国零部件企业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失败

鸿锐新思的研究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已经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外资企业在中国酒足饭饱之后,给自主的零部件企业剩下的只是残羹冷炙,围绕着那不足40%的市场份额厮杀。

如果像整车那样,我们用市场换取的外商的技术,那也可认为这样的合资、开放是成功的。可是事实是我们在损失市场的时候,技术水平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和外国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远。目前外资企业已经在高压共轨等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形成垄断。此外,在轿车自动变速箱、ABS防抱死系统和汽车电子技术等领域,核心技术也被外方掌控,关键元器件依然依靠进口,国内研究没有突破性转变。

以变速器为例,目前我国的变速器行业高端技术基本在外资的绝对控制之下。在国际产品趋势向DCT、CVT迈进的时候,我国变速器企业却因为没有相关的技术,而一直在大规模生产着手动变速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对比中,进口变速箱总成进口总额达32.8亿美元。这里面绝大多数的变速器就是非手动产品。只是到08年年中,我国变速器行业的技术追赶才真正开始。由发改委协调组织,博格华纳集团提供技术,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长丰等10余家企业参与组建的技术开发机构“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或许能让DCT产品早日实现国产化。

在电喷系统方面,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柴油机电喷技术是一项有代表性的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对汽车柴油机来说,电喷系统扮演了“心脏”和“大脑”的作用。长期以来,这项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一直被博世、电装、德尔福、康明斯等几个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所垄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柴油机油泵油嘴行业处于长期积弱的状态,主要产品均是仿制,自主开发能力欠缺,在电喷技术方面,国内行业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国外公司对应用其电喷产品设置的高门槛(包括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限制、价格及使用维护条件等)使得中国的汽车柴油机行业在满足国三排放标准的过程中付出重大代价。国人打破其技术垄断是在08年6月份,成都汪氏威特推出的适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柴油机电喷技术--电控组合泵系统。

零部件行业的合资和开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零部件行业合资股比限制的缺失。这也是深受业界诟病的一个问题。

症结之一:外资的绝对控股地位
我们从鸿锐新思公司数据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国际知名的12家零部件集团进行股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数据表:


首先从整体股比比例来看,国际性的零部件集团在有其参股的零部件企业中,所占的平均股比为80.44%,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分析来看,在这12个零部件集团中,仅有伟世通、江森、电装三家设有非绝对控股的合资企业。而这些非绝对控股的企业分别只占该集团在华企业总数的1/3左右。就是这1/3的企业,也都集中在座椅、针织面料等劳动力密集型的内饰件企业。而在发动机、电子系统、轮胎等行业,丝毫看不到外商放开企业股权的迹象。以轮胎为例,轮胎行业三大巨头麦格纳、米其林、普利斯通所有的企业股比都在50%以上,平均控股比例达到95.3%。而这些轮胎企业的产品主要是高端品牌,并主要供给主机配套市场,可以说在这一市场国产品牌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实力。国内的轮胎企业只能在二三级市场挣扎。

强大的外资在几乎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进入我国的零部件市场,而当时国内的零部件企业的实力是相当弱小,完全无力与之抗衡。结果短短三十年时间,外资在国内零部件行业形成了的绝对控股地位。这宛如一座大山,将国内的零部件企业牢牢的压在了市场的最底层。

症结之二:政府政策的偏失
外商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实现绝对控股,与当初政府对零部件股权比例的完全放开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政府对于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长期的不重视造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整零失调,这也是导致几十年的改革开放零部件行业双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主机轻零部件”的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在汽车行业中存在,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从“六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投资额大体上仅相当于整车投资的30%,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1的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由于一直以来的从属地位,国内零部件企业不仅要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而且还要消化由整车厂转嫁过来的成本,这不仅压缩了零部件企业的盈利空间。更重要的是,使得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基本没能力在技术研发上有什么突破。研发能力提不上来,许多零部件企业就要从主机厂获得技术甚至加工图纸,地位类似于整车厂的“加工车间”,精力主要用于满足主机厂的既定要求,没有能力做到与整车同步开发。重生产、轻开发逐渐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通病,企业不断徘徊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零部件行业亦是如此。双重失败的结局是我们没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整个零部件行业的优化,这一过程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零部件行业的健康成长,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