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1-29
浏览量:
3月22日,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从容地走上台前,为即将开始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剪彩。这是国务院号召加快三网融合步伐后的第一个广电网与移动网融合的实际案例。
这已是新年中中移动的第二次资本跨界。就在12天前,该公司刚以400亿资金入股浦发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银行股份的电信运营商。
选择TD建设初具规模之际,进军更具挑战的领域,中国移动自有深意——它已然认识到现有业务所触及到的天花板,这个身居全球最赚钱公司之一的巨人,面临着增长乏力的困惑。它迫切需要发现一片新蓝海来支撑帝国的未来。
长线故事
3月18日,中移动召开的股东大会,再次为长期依附于或准备依附于移动产业链上的大小公司带来了美妙憧憬:从2000年开始的短信业务,在2009年已经为中移动创造了500亿元的收入,音乐下载这个新领域也给该集团带来了3亿用户、每年100亿元的收益。
连王建宙自己都说这些2000年后才开展的业务,所带来的收入是过去没有想到的。不过,他也说,中移动仅仅作为网络通道的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中移动需要在新用户、话务量、数据业务三个既有收入来源外,寻找一个新的百亿元级的蓝海,为中移动开启一段新的成长故事。
由于中移动手中的TD—SCDMA产业链条是在3G竞争中,最不成熟的一条,它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业务模式来弥补其不足。移动支付就是中移动寻找的蓝海之一。
这片蓝海有多大?仅仅是手机消费、资金划转等初级移动支付业务,中移动的子公司广东移动去年就创造了7亿元的营业额。
就像王建宙已重复多年的“中移动不想仅仅做网络通道”话语一样,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移动同样不满足仅仅是一个通道管理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中移动不能只做一个移动互联网中的网上银行平台,仅仅是让消费者通过移动的网络来使用银行服务”,中移动真正想要做的是一个“移动支付宝”——“我们希望用户尽量将资金存入到中移动的账号中来,然后再通过这个账号进行各类消费。”
而要像支付宝一样进入支付业务的核心,甚至比支付宝走得更远,中移动就必须找到一个银行业的合作伙伴。中移动手中现金充裕(超过2000亿元),但这笔巨量现金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由于没有金融资质,无论支付带来多少沉淀资金,中移动都无法开展类金融业务,这其实也是马云的烦恼。数年来,由于没有金融经营资质,阿里巴巴只能望着手中的沉淀资金兴叹。
此次400亿元的交易额,也是中移动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规模远超此前收购凤凰卫视、巴基斯坦电信、香港万众、远传电信等数次交易。不过,这笔交易在业内确实很值——它让中移动变相获得了金融经营资质,取得大额支付权限(目前包括中移动在内的三大运营商都只有10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权限)。而在未来,当移动支付随着业务发展,从目前主流的小额支付转向大额支付时,银行在其中的作用,将无法被忽视。
事实上,中移动获得金融资质的历程也并非顺利。在入股浦发行之前,中移动就先后与招商银行、渤海银行、珠海银行、潇湘银行、工商银行等开展谈判,要么因为规模太小、没有全国性牌照;要么因为规模太大,入股后难有话语权而被放弃。
通过入股浦发这场交易,中移动把自己带到了一个迥别于电信系统的新战场。如果中国移动将“手机支付宝”操作成熟,未来很可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最强大对手。
两套方案
事实上,在中移动内部,移动支付业务的试点工作早已有之。早在2006年,中移动就在湖南设立了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基地,2007年,试点的范围又从湖南扩展至重庆和广州。2009年3月,中移动全网手机支付平台上线,目前已在湖南、北京、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实现试商用。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比较好的国家是日韩,它们的主流应用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线下“刷卡”支付;但中移动对移动支付的发展却有两个方向——既有日韩模式的线下手机“刷卡”的实体支付,也有类似于“支付宝”模式的线上远程支付。
中移动将线下手机“刷卡”的支付模式称之为“非接触式缴费”,简单地说就是在手机中安装特制的RFID-SIM卡(射频识别卡),用户就可以在特定的POS机上“刷手机”消费,就像消费者熟悉的POS机上刷卡消费一样。
此前中移动在全国大力推广的“手机钱包”就是“非接触式缴费”的一种:通过在中移动开立的账户,用户可以以短信等方式将银行卡上的钱转入这一账户中,或是直接以充值的方式向账户存钱,然后只要在消费场所刷一下手机即能实现支付。
去年11月,中移动正式宣布采用RFID技术的SIM卡,通过手机终端刷卡消费,这也让一大批依附在此产业链条上的各类公司的股价均呈上扬态势,比如东信和平(002017),目前股价已经超过21元,市盈率超过100倍。这家以银行、通信、公共等领域磁条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RF-SIM卡采购量达到近100万张。
不过,此类公司受中国移动政策影响颇大。如果中国移动不采用“非接触式缴费”方式,则将使手机支付为其编制的美梦化为空谈。事实上,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种线下“刷手机”的支付模式中移动已有意暂缓实施。
中移动最初的计划是利用RFID-SIM这一技术平台,整合消费者手中的各类支付终端,实现一个消费者只需带着手机就可在商店、影院、医院、车站等场所进行消费的美妙画卷。不过这一计划虽好,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一来是因为这种模式需要更换手机卡的成本投入相当大——据移动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每张RFID-SIM卡的成本约100元,再加上还要对现有POS机进行改造更换、合作商户谈判等,粗略计算仅一个省若要发展100万“刷手机消费”用户,其先期投入就要耗资数亿。第个原因更现实——在现在条块分割的格局下,中移动想打通各地的交通、影院、超市等各个终端,显然不是易事。
正是因为投入大、阻力大,2月1日,中移动副总李跃在中移动全国市场工作会议上表示,手机支付发展思路会做一些方向性调整,重心将转移至先建立类似于支付宝的账户体系,重点发展远程支付。而如果中移动的重点真的确定转向远程支付,则东信和平这类的公司不啻为一则坏消息,马云也将迎来一个强劲对手。
移动支付元年
超级大鳄中移动的加入,就像一枚超级****,立刻让手机支付这个本不新鲜的话题重新有了演绎的空间。就在中移动入股浦发行的一周后,中国银联高调宣布其新一代的手机支付方案“手付通”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今年试点地区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一时有了与中移动暗战的味道。
没人能想到,2003年时中移动与中国银联还曾合作试水过手机支付业务,后来因为双方都谋求主导地位最终不欢而散。
对比现在两家的业务模式,我们会发现,中移动的RFID-SIM卡模式,目前主要针对小额支付;而银联RFID-SD卡模式,主要针对大额支付,双方算是各有侧重,并无直接冲突。
不过,已多次表态不愿小打小闹、只做“网络渠道”的中移动在入股浦发行的背后,显然还有着准备启动大额支付的更大野心,这无异于对银联形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也使其加快了试水移动支付的步伐。不过,目前业内一个共识是未来双方未必会有真正的大对抗:银联的问题同中移动暂缓“非接触式缴费”模式相似——成本太高,一是更换SD卡,一是对现有存量POS的升级改造,这两笔支出让有着2000多亿现金流的中移动都要三思而行,何况自有资金只有10多亿元的银联?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未来中移动在手机支付方面的最大对手或许只有两个:一是已经涉足此领域很久的网络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一是同门师兄弟——有意启动该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目前,电信的手机支付业务“翼支付”也在上海启动,而联通也已经决定在年内试商用。从以往几大运营商的竞争来看,新业务不能落后对手从来都是固守各自用户的惯用招数。
而对中移动而言,押宝手机支付也意味着,在继语音、短信、音乐等业务助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后,未来的中移动的“关键词”将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此后手机支付、手机电视、电子书等都将是中移动帝国的新基石。
3月22日,中移动与中广传播合作的多媒体“手机电视”业务正式商用,目前已在27个省(市)开通,业务覆盖303个地级市。
与手机支付一样,中移动亦将手机电视业务定义为G3的专属业务,为该业务设定500万用户目标。而为了发展电子书业务,王建宙透露,中移动仍在和苹果公司谈判,不仅计划引进iPhone,同时还与其洽谈引进iPad。不过,王建宙强调,在引进iPhone一事上,中移动希望苹果公司能够支持TD-SCDMA模块,不过目前苹果公司还没有同意中移动的要求。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