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职业经理人网投稿文章。(作者:龙千乘)
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一天他在楚山上发现了凤凰,想起“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的俗语,就不懈地寻找,终于找到一块玉璞。
卞和心想,这么大一块玉璞能卖不少钱吧?不如献给王,既扬名立万又能得到不少银子。
他先献给厉王,又献给武王。两个王都因为玉工说这是块石头,赏卞和个欺君之罪,厉王砍他一只左足武王要他一只右足。后来文王继位,卞和就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派人去问,削双足的人那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切?卞和说,我哭不是为双足,而是为忠臣被当骗子,美玉被当成石头而哭。于是文王派人打开了石头,著名的 “和氏璧”终于“震憾”面世,卞和也被封了候。
其实依本人看来,卞和实在有些“脑残”。他献玉时明明拿的是貌似璞的石头,却一口咬定是玉,这就是他 “脑残”表现了。
决定献玉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是谁?是厉王吗?当然不是,是玉工呀。当时的玉工职责之一就是为国家发现玉并及时充国库。从故事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当时楚国并不大,能出玉的山肯定也只有一两座山,若玉工承认卞和献的就是玉,岂不是说明玉工没尽职责? 这么大块的玉你都没发现?天天上班打个卡就完事啦?到时厉王一怒赏玉工个“玩忽职守’”再顺便杀几个家人,那后果可就严重了。玉工想到这里,当然说这是块普通的石头啦。
若卞和事先分析一下各人心态再决定如何献玉,怎么会被削足尼?他大可以先拍厉王的马屁,说由于厉王治理国家治理得好,竟吸引来了凤凰,再由凤引出玉,然后再谦虚地说自己的水平肯定不如专业的玉工,请玉工最终下结论,哪里还会有失去一足之事?
失去一足后,他没有分析原因,武王即位后他又麻溜地把右足也送上。唉。实在不行,你自己想办法把那块石头中的玉给琢出来一点也成呀。
到了文王继位,卞和垂垂老矣,他的“脑残’病被岁月治得差不多了。他分析出文王即位后肯定要通过亲民事件树立形象,而新君又最喜欢否定先王的治理以培养自己百废待兴的自豪感。于是他用“泣玉”之举吸引新君,又说出新君想听的话,成功地迎合新君,终于使美玉面世,为自己挣得千古留芳。
其实“卞和献玉”就象现代职场上“献才”一样,讲究方式方可露出光彩。在献玉之前要分析决定成功的关键人物及各人物的心态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运用语言技巧和执行策略让“献玉”一举成功;若分析后发现“玉工”这个人物不可能让你得偿如愿,那就应该通过主观的努力改变关键人物,不妨把包裹玉的石头琢掉一块,露出玉的光彩。这样的话, “厉王”自己就能看到你献和果然是一块玉,又何需“玉工”?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