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1-10
浏览量:
导语: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师品牌服饰的订单规模又不具竞争性,导致这些品牌的价格也轮番上涨,有的甚至堪比奢侈品牌。面对这样的高价,消费者有时也会望而却步。
自日前开幕以来,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媒体负责人杜文侠每日的行程中都排满了各大媒体采访。“第一夫人”带来的国货热不断蔓延,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也在顷刻间成为纺织服装产业最关注的话题。原本仅得到时尚圈热捧的“上海时装周”,在今年的4月显得格外热闹。
然而,这一切对于国内设计师品牌来说才刚刚开始,打造一个能被市场接受的成熟品牌绝非一日之功。成本昂贵、缺乏机构扶持、消费者接受度低、渠道狭窄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中国的下一个“例外”。
此次上海时装周的设计师中,有一位名叫王海震的华人设计师已名震伦敦时装周。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女装设计硕士毕业后,王海震自2010年创立个人时装品牌“haizhen wang”,并获得fashion fringe大奖。由此得到一笔可观的奖金、一间在somerset house的免费工作室,以及接下来四个季度在伦敦时装周上举行时装秀的机会。
与国外较成熟的设计师培育体系相比,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显得有些像“没头苍蝇”。留法归国的独立设计师reine ren向大智慧表示,由于国内缺乏类似英国fashion fringe、法国时装工业协会这样的组织平台,独立设计师很难在初期得到支持,不少好苗子还没投入生产就半路夭折。
“对品牌进行初期的市场推广和渠道对接,就是这种组织的主要功能。”reine ren表示。
国际设计师品牌集成店seven days副董事长兼运营总裁丁伟也认为,国内的原创设计比赛也有不少,但是评审过后的商业支持太弱,或仅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像上海时装周这样的活动机构,也仅仅从五年前才开始关注国内设计师品牌。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回忆起12年前的首次时装周时表示,当时此平台主要是为国际品牌开拓中国市场,让消费者了解这些品牌的一个方式。但由于体现不出与国际四大时装周的区别,上海时装周开始加强本土品牌的走秀投入。
今年的上海时装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据杜文侠介绍,此次上海时装周从过去的“展示平台”升级,首次为设计师品牌在静安区地铁商铺开设展销“体验馆”,加强销售渠道的扶植。
成本昂贵,盈利设计师品牌少之又少
除了王海震这样在海外名声大噪的独立设计师之外,吉承、邱昊、李鸿雁、王楚翘、上官喆、贾蓓、韩璐璐等在中国时装设计师圈也是炙手可热的“名人”。这些设计师在业内都具有一定品牌运营经验,部分甚至拥有一些门店,但其中能够盈利的却很少。
上海纺织协会秘书长刘寅峰曾对媒体表示:“国内设计师创建品牌的很少,创建后能生存发展的更少,圈内真正能赚钱的设计师品牌不会超过三成。”
reine ren指出,从服装设计开始,接着投入生产、开拓渠道,到最后的终端销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经过这一轮淘汰,所剩下的设计师品牌中,再谈实现盈利的几乎是凤毛翎角。“一个设计师,从设计到销售所有的环节都是自己来做的话,根本忙不过来,”她坦言。
以创立于2008年的enjoy young为例,目前该品牌拥有17家门店,但仍未能实现盈利。而例外、江南布衣、素然等如今已具规模的设计师品牌都是经历了近十年的市场培育期。其中,创立于1996年的例外更是以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自称,在资金和人脉积累方面已有明显优势。
一位国内设计师品牌的内部人员透露:“大部分的销售收入又需要投入到下一笔生产环节中去。虽然门店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帮助很大,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资金来运营。”
丁伟对此表示,资金问题是独立设计师面临的非常大的门槛。“有设计、思想的设计师群体没有钱,有钱的都是量产,比如福建的服装大佬,但是没有个性和品牌,”他说。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师品牌服饰的订单规模又不具竞争性,导致这些品牌的价格也轮番上涨,有的甚至堪比奢侈品牌。面对这样的高价,消费者有时也会望而却步。
上一篇 : 北大教授为茅台发布会言论道歉 下一篇 : 烤箱 烤箱和微波炉的主要用途和区别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