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投资理财理财故事揭秘2011金融业年终奖:银行普通员工可达十几万

揭秘2011金融业年终奖:银行普通员工可达十几万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1-0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岁末年初,年终奖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1年,一直被视为金领的金融行业年终奖不再是铁板一块。银行业的年终奖傲视群雄,普

  岁末年初,年终奖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1年,一直被视为“金领”的金融行业年终奖不再是铁板一块。银行业的年终奖“傲视群雄”,普通员工都有数万甚至十几万。与此同时,信托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日子也景气异常,大手笔发奖金。相比之下,曾经“红得发紫”发钱也曾大手大脚的券商、基金行业则是寒风劲吹,拿到手的年终奖“聊胜于无”。

  金融业各细分行业年终奖的多寡,也是洞察上述行业经营冷暖的“一面镜子”。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的情形下,银行业的好日子能否持续?而备受熊市折磨的券业,如何找到“跨越牛熊”的持续盈利之道?都值得深思。

  在“年终奖”这一市场最灵敏人才价格指引下,一场金融行业人才流动正暗潮涌动。其中,以去年年终奖“黑马”姿态进入公众视线的信托公司、小贷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正成为吸纳中高端金融人才的重要流入地。

  ○记者 陈俊岭 孙霖 ○编辑 毛明江

  银行年终奖“红包”丰厚

  春节前后,金融业年终奖的话题再度升温。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券商、基金成为2011年终奖话题的“陪衬”,而银行业年终奖则再度“傲视群雄”,成为令众行业“羡慕、嫉妒、恨”的众矢之的。

  工作已逾三年、现供职某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员小庞告诉记者,她去年年终奖大概有8-9万元,加上年中时发的4万多元“半年奖”,她去年收到的奖金已超13万元,这两次奖金占小庞全年总收入的70%以上。

  尽管年终奖丰厚诱人,但在小庞看来,今年的年终奖仅与去年持平,甚至相比前年还“大幅跳水”。2009年,入职刚一年的小庞在年底一次性收到了15万元年终奖,但是到了第二年,尽管她的业绩仍保持大幅增长,但年终奖却少了一半,而去年的奖金也和2010年差不多。

  与小庞年终奖的“起伏不定”相比,与她同年毕业、进入某大型国有银行从事对公业务的小赵年终奖则要稳定许多。

  小赵2011年的年终奖大概在6万元,虽然单个“红包”数量比小庞少了些,但小赵平时每三个月还会发一次“季度奖”,大概在两万多元。如此算下来,除基本工资外,小赵全年得到的奖金也达到了12-13万元的水平。

  小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刚参加工作那年,全年奖金加在一起大概在三万元左右,占收入的一小半;第二年由于转正的影响,奖金总体增长幅度很大,翻了一倍还多,到手有七八万的水平,奖金占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去年奖金的增长依然令人满意,比上一年又有50%左右的增幅,全年共收到奖励性收入12万左右,占到总收入的70%以上。

  据记者粗略估算,工作仅三年的小赵,奖金和总收入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三年来她的奖金已“翻了两番”。[page title=]

  券商、基金高台“跳水”

  相比上述银行员工年终奖的“丰厚诱人”,而收入跟股市牛熊息息相关的券商、基金行业的年终奖则遭遇了2008年之后又一场“寒流”。

  2010年硕士毕业后,林强进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总部邮轮と鸵滴瘛8战舅蛩悖甑椎绞值氖竿蚰曛战保由细改复盏囊恍┣憧汕崴稍诒本┌唇乙惶仔》浚擅幌氲礁仙先ツ甑摹癆股史上第二熊”,他买房计划不得不推迟了。

  “去年公司总成本已超总收入,所以我们几乎就没什么年终奖了。”林强说,虽然公司资产管理一块业务尚可,但远不敌经纪业务缩减所带来的损失。在记者一再追问下,他坦承所谓“没有年终奖”,其实还是会发一两万“意思意思”的。

  熊市效应下,不仅券商普通员工,券商管理层2011年的收入也会严重缩水,“我们部门领导奖金最多的时候能拿到300多万,2011年能拿到十几、二十万就不错了。”林强向记者透露。

  在日前针对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业者进行的年终奖调查中,记者发现,受经济周期和资本市场影响,尽管行业内年终奖冷暖不均,甚至呈现一定的“两极分化”趋势,但总体来看,金融业从业者的年终奖仍维持全行业较高水平。

  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2011年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是年终奖发放数额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其中,金融行业以人均2.03万元的年终奖居各行业首位。

  不过,另一家知名猎头及人力资源方案公司翰德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银行及金融服务业奖金比例仍居较高水平,但2011年奖金额度明显减少——银行及金融服务业受访者88%表示将会酌情发放2011年的年终奖金,这较一年前的93%有所下降,这说明各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正竭尽全力控制成本。

  信托打头成“黑马”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银行年终奖“高处不胜寒”和券商年终奖的尴尬,得益于银行信贷紧缩和房地产等行业融资需求激增,信托行业、小贷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其年终奖水平也成为2011年金融业年终奖的“黑马”。

  一家信托公司员工近日表示,2011年其得到的年终奖是8万。而据他了解,其他几家信托公司同行,其中层管理人员年终奖多在数万到三十万元之间。

  “在我们公司,如果做项目业绩比较好,年收入七位数没有问题。若按照整个公司人均,确实可以达到50万元左右。固定的年终奖非常少,而有的公司或者业绩不好的员工可能没有年终奖,差异非常明显。”上述信托业人士称。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行业2011年的年终奖也表现不菲。一位去年5月才入职的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他2011年的年终奖拿了五六万,算赶上了行业的“好光景”。

  据记者了解,受益于去年资金价格畸高和资金供求失衡,去年小额贷款公司大多利润丰厚,一般净利润多在15%至20%之间,净利润超20%也不鲜见。

  除上述非银金融机构行业高速增长外,由于其员工人数较少,人均利润也较高,这也成为上述机构年终奖较高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与银行规模大、人均利润较低相比,以信托、小贷公司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机构尽管规模小,但是人均利润高。此外,信托和小贷公司灵活的薪酬制度,也成为其员工年终奖翻番的重要条件。

  不过也有人对信托、小贷等非银行业的“好时光”持不同意见。

  一位对房地产业务熟悉的金融人士表示,信托业去年的辉煌是建立在银行房地产直接贷款紧缩之上,而“一旦今年该行业调控政策不变,随着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陆续到期,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信托公司是不是光屁股了?!”

  与信托行业利润多受益于房地产信托相似,在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势下,多数小贷公司借机发力房地产业务,该业务比重甚至达到80%以上水平,其过于倚重单一且屡受政府调控的房地产行业,小贷公司潜在风险不容小觑。[page title=]

  银行超额利润或难持续

  尽管2011年金融业的年终奖多寡不均,但银行业再度令人艳羡的年终奖,仍成为业内争议的话题,争议的焦点则是,在实体经济利润大多缩减的情势下,银行业的超额利润能否持续?

  “企业经营压力那么大,而中国银行业却一枝独秀,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以至于有时候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了。”去年12月,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一次公开场合坦言银行利润的丰厚。而一个月后,相继披露的银行业绩快报,则验证了洪岐所称的“高利润”。

  1月29日晚,深发展发布2011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94-10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70%。

  而此前公布的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业绩同样备受瞩目。兴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增长37.74%;浦发银行实现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2.36亿,同比增长42.02%。截至目前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均超市场预期

  与银行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不少制造企业的利润出现明显下滑, 在民营企业利润如“刀片薄”,特别是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的未来,银行业远高于全行业的利润能否持续?

  “现有银行同质化程度很高,靠行政垄断赚钱,不能也不应持续鼎盛。”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去年银行快速增长主要是由存贷款利息差收入增长带动的,但就本质而言,是由中国银行业的行政性垄断造成的。

  而近日交行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也预计,2012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降至20%,而2011年为30%。此外,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也是悬在银行高利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何应付未来银行的“利润回落”?如何未雨绸缪渐行渐近的利率市场化?加快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比重,从而减少息差收窄带来的利润影响,则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挑战的一致选择,其中以招商银行“二次转型”更为引人注目。

  2009招商银行启动“二次转型”,将业务重心转向零售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基础上,旨在“用最小的资本消耗,实现盈利最大化”,截至去年6月30日,招商银行境内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达4338亿元,占贷款总额51.19%。

  相比银行高利润的“高处不胜寒”,长期“靠天吃饭”的券商行业也不甘在熊市沉沦,正积极寻找对抗熊市的“御冬术”。

  在近期A股成交量持续低迷的市场境况下,券商行业正在积极发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IB业务、直投等创新性业务,从而努力摆脱“靠天吃饭”的尴尬处境。以国元证券为例,其2010年直投业务实现营收761.04万元,同比增252.93%;净利润302.41万元,同比增757.00%。

  不过,主营业务转型非一日之功,在熊市境况下,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券商已提高一线经纪人员的基本工资,提高固定收入比重,以留住业务骨干。

  上述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总部工作的林强向记者透露,公司近期调高了全体员工的基本工资,现在一个月到手的基本工资5000多块,加上两万元年终奖,一年收入不到十万元,尽管与2007年普通员工奖金都在50万左右相差甚远,但在市场如此惨烈的形势下,也算“差强人意”。

  “经纪业务完全是靠天吃饭,惨的时候就是这样。不过,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买房计划不行就推迟两年吧。”尽管2011年的年终奖聊胜于无,小强仍无悔当初选择券商这一行,他坚信当股市好起来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page title=]

  “薪情”搅动金融业人才流动

  伴随着金融业年终奖行情的起伏,金融行业间人才流动也暗潮汹涌。

  “熊市正是跳槽的最佳时机,因为转型的成本也最小。”一位去年由一家地方券商跳槽至某大型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对于年轻分析师而言,在知名券商成长更迅速,当然大公司起薪与待遇水平也更具竞争力。

  一般而言,在市场环境不景气时期,小公司由于业务单一,更容易受到市场冲击,相反行业内的大公司和国有企业,其福利待遇抗风险能力更强,福利待遇也更有吸引力,这也成为多数金融界新人就业择业的首要考量指标。

  回忆起刚入职时待遇,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三年的小赵仍记忆犹新,第一年没有转正,每月工资2000出头,奖金也都要打对折。当年他的年终奖是两万元,属同行的较低水平。“那时特羡慕去小银行的同学,他们发的特别多。”他说。

  一年后,工作渐入正轨的小赵,通过放贷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年底一次性得到4万多元的年终奖,但仍比在招商、民生等小银行的同学少一点。而在去年岁末,他的年终奖再上新层次,达到6万多元,同时“季度奖”也随着年终奖水涨船高,从刚开始的每季度五六千元,激增到每季度两万多元的水平。

  “现在看起来,大银行的好处就是收入可以一直稳定的增长。”小赵坦言,现在她已经不再羡慕那些在股份行的同学了,一是收入水平逐渐接近,二是国有银行尽管也有加班,但压力要小很多,“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的。”

  与金融界新人倾向于由小公司到大公司的“向上流动”不同,具备多年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金融人才,则更倾向于“向下流动”——小机构灵活的管理制度和股权激励计划更具诱惑力。

  “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城商行不仅在管理机制上更为灵活,而其在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上的诱惑,更是已上市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一位去年由招商银行总行跳槽至某拟上市城商行的高管表示,一旦城商行上市,其手中的股权将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目前,随着城商行上市预期的日渐升温,从国有行和股份行跳槽到城商行的人才已渐成趋势。此外,由传统银行跳槽至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支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中高层金融人才流动的最新趋势。

  其中,以去年6月从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跳槽到广州万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的张化桥最具代表性。“相比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小额贷款的工作也很酷,因为前者大多数亏钱,而后者从成立第一天起就赚钱了。”这是他毅然告别外资券商高管光环的重要理由。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