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投资理财理财故事以炒股为职业 股市脉搏勾勒出职业股民心电图

以炒股为职业 股市脉搏勾勒出职业股民心电图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7

浏览量:    

核心提示:20年前,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人叫职业股民,20年后,他对自己职业股民的身份自信而享受。今年43岁的王海,1992年-1996年之间上大

20年前,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人叫职业股民,20年后,他对自己职业股民的身份自信而享受。今年43岁的王海,1992年-1996年之间上大学期间,听广播第一次知道了股票。“身边有亲戚在炒,就经常听他讲讲,但都是理论知识。”

  1996年23岁时,王海开始炒股。“理论与实践差距太大,当时都炒深科技之类的,但我自己不懂买的都不是主流产品,全都不涨,陆陆续续投进去不少。1996年投进去18万,1998年只剩6万。”

  “下了狠心,我1998年专门去南方学习股票知识。”回来后干脆辞了工作,成为职业股民。在证券公司,很多人都知道王海从当初的10多万,如今已经赚了1000多万。但他很低调:“我心态很好,不管涨跌都是数字,别把它往钱上联系。其实我赚钱就两个阶段:1999年到2000年,翻了10倍,2006到2007年又翻了10多倍,其他时间也赔,但可能赔得相对少。”

  王海非常享受自己的职业股民身份,他说:“我炒股买了车、房,还在外地买了两套海景房。我妻子也不上班,但我们生活的很好,实在压力太大,我就会去澳门玩一玩,但都是点到而止,为了放松。”

  虽然时间久远,但王海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是“琼能源”。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炒股妙招:以投资的角度选股票、以投机的角度炒股票;不论股市好坏都满仓操作。

  在他看来,中小投资者炒股真的很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表造假、释放利好抬高股价让中小投资者接盘,都是市场上惯用的手段。”王海说。

  回忆这些年的艰难历程 ,不少“草根”投资者感慨万千,“割肉”“交学费”等真切的体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谈到自己的选股心得,股民吴成抗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作为中国目前1.5亿股民中的一份子,吴成抗亲身经历了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所创造的资本奇迹,也分享了成长中的中国股市为中小投资者带来的福利。老吴坦言,对于他这样的“散户”而言,股票市场的“水”依然很深,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市场监管的水平还亟待提高。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内,“散户”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几乎每位股民都明白“高抛低吸”的投资常识,但面对满天飞的各种小道消息、市场传闻、“机构内参”,许多人往往难以自持,最终成为传言的牺牲品。

  与许多成熟市场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资本市场天生就以“散户为主”作为特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末,A股有股票账户总数中,自然人账户超过1.5亿户。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的比重达到99%以上。

  在与掌握着资金、信息和经验优势的机构的博弈中,散户们注定处于弱势。“这使得投资者利益保护从一开始就成为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职业股民———产生于先天不足的中国股市,20年风雨历程,其生存机制是什么,非完全股东、非完全投资者、非完全投机者,却在诡谲的股市实现了财富梦想。他们默默无闻地以炒股为职业,通过新兴加转轨的股市实现了发财梦,他们来自股市,去留也取决于股市。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谁能给投资者一双“慧眼”?业内专家认为,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的权益,一方面需要投资者自身提高研究、观察、判断的能力,不盲目、不轻信,这是实现自我保护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鉴于证券市场是多元参与的市场,也是信息极其不对称的市场,机构、企业和散户投资者难以在相匹配的位置上对话,所以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手段,让企业、机构和散户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