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8
浏览量:
一个过去并不响亮的品牌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亨达集团在短短68天的时间里一举荣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双冠王,创造了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史上的奇迹,成为青岛品牌之都的精彩亮点,而亨达品牌迅速崛起的“亨达模式”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亨达的成功具有普遍性吗?“亨达模式”能否作为品牌建设的标杆在业界推广?亨达的崛起与品牌之都的打造是否存着某种因果联系?要想延续品牌的辉煌,亨达仍需在哪些方面挑战自己?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与王吉万董事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品牌建设奠定亨达崛起的基础
建厂初期,亨达以“青岛皮鞋”的包装在各大商场销售,到了1988年,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觉得自家的鞋子也该像老牌制鞋企业那样,有个名,于是改名为名“亨达”。几年下来,亨达越做越大。20世纪80年代末,亨达走出了青岛,走出了山东,一直走到了河北、河南等周边省份。90年,当王吉万意识到亨达应该注册时,才发现商标已被注册。无奈,亨达只好另注了一个叫“贝亨”的商标。然而“亨达”、“贝亨”一字之差,却让亨达人感到了巨大的悬殊。客户不认可,消费者不买账,销售大幅度滑坡。亨达人第一次体会到品牌的份量。
经过多方咨询,王吉万终于得知“亨达”品牌的注册地在四川资中县的一个皮鞋厂,于是直奔四川,经过反复磋商最终以30万元的价格买回了“亨达”商标。在当时,花30万元买一个“名字”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亨达人清楚,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进入90年代,市场进入了媒体制胜的时代,为推动亨达在全国的知名度,从1995年开始,亨达投巨资聘请当红歌星孙悦、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人王刚做产品形象代言人,并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伴着孙悦的歌声和王刚富有磁性的解说,人们开始熟知亨达,开始认知“美好年华,步步亨达”的营销理念。明星和地毯式的广告轰炸在市场竞争刚刚放开的90年代,产生了强大的磁场效应。一时间,亨达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品牌的知名效应给亨达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力,借此契机,亨达趁势在全国实施扩张战略,兼并企业、投资建厂,到90年代末,亨达已经在13个省市拥有生产工厂,员工一度达到6000余人。但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单纯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庞大的生产机构,不仅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增加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1998年,亨达遇到了历史上空前的挑战――销售网络因国有商场改制、转制、倒闭而分崩离析,造成大量产品积压,亨达长期以来沿用的“产―供―销”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正在此时,一个关于“耐克模式”的故事给了亨达人一个猛烈的撞击,耐克的一位高层曾扬言:“即使我在全世界的生产工厂都被炸掉,只要我耐克总部的‘大脑’存在,我就可以重新整合资源,很快在全球各地克隆出连锁生产工厂。”
“耐克模式”重重撞击着亨达人的大脑,直接引发了亨达经营战略上的革命――从攻城掠地建设“传统工厂”到品牌运作建设“没有围墙的工厂”的重大改变,亨达开始向品牌运营型企业迈进。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