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8
浏览量:
成长在未名湖畔、清华园中、教授堆里的朱丹,读书时一心想的是做更多的题,看更多的书,考更高的分。 秉承名校风骨的他,信仰知识,信仰实业,追求前茅,敏锐地觉察到保健领域的巨大商机朱丹坐在两米开外的地方,自信、潇洒、思维跳跃。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能让任何人迅速和他零距离。“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朱丹很谦虚。然而和他聊过后,你不难发现,海王星辰的成功,决非偶然。 三座名校的洗礼 “我这人很幸运,从小就比较顺利,”朱丹很坦率。确实,朱丹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当同龄人还在捉蟋蟀、玩泥巴的时候,朱丹已经在未名湖畔的教授堆里接受着思想冲击,已经认识到知识和书本的重要性。至今,知识还是朱丹眼里最重要的财富。 1980~1985年,清华力学系学生,是朱丹引以为豪的身份,每天晚上,朱丹都会去教室拼命看书。“有的时候,我在熄灯后还要打着电筒看书,怎样比别人做更多的题,看更多的书,考更高的分就是我所要追求的。”那时,这位单纯的理工科学生满脑子里想的是名次、分数和出人头地。 清华毕业后,朱丹回到他出生的城市——上海,到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攻读决策系系统动力学研究生。在这里,朱丹学会了建数学模型,找出事物彼此间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身处大都市——上海的闹市区,朱丹学会了做生意,“倒过电影票和芭蕾舞票”。 清华和交大两座名校迥异的风格,对朱丹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华教会了我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务实的精神,也赋予了我追求前茅的激情;交大的研究生经历,则让我有了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对商业的初步了解。” 嗅出保健品巨大前景 1987年,朱丹进入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深圳分公司。在这里,时任投资管理部项目经理的朱丹认识了他的室友——张思明,海王集团另一开山人物,两位年轻人相见恨晚,经常在一起谈论创业的事情。 由于工作原因,朱丹经常代表公司出去选项目,当时保健品才刚刚在中国起步,朱丹敏感地觉察到这个领域的巨大前景,在和张思明达成共识后,两位年轻人开始了他们在保健品领域白手创业的历程。 1988年,在工作了一年多后,朱丹和张思明离开中信,在深圳大学名下办起了“深珠工贸公司”,并上马了第一个保健品项目——“金牡蛎”。他们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口号更是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在中国迅速掀起了一股保健品热潮。不久,他们有了自己的工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霸气渐显的“海王药业”。朱丹坦言:“我一直想做实业,这也许是受清华的影响,我当时想的就是怎么样尽快地拥有自己的工厂,怎么样更多地给国家纳税。” 接下来是推销产品,回想起当年打开市场时的艰难,朱丹记忆犹新。“当时需求已经初步产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向别人推荐我们的产品。我们从医院开始,带着产品一家一家医院地跑,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推销出去,闯出了名气。” 1994年,正当海王药业如日中天时,朱丹却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领域——医药零售业。“当时的药业市场竞争激烈,大量强手进入中国,中国企业专利少,发展前景不佳,而在国内建立一个有别于传统医药零售模式的医药零售公司,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朱丹无疑眼光独具。 于是,在尚不知连锁药店为何物的中国,朱丹开始了从无到有发展国内连锁药店网络的历程。从1995年第一家店到如今拥有460家门店,海王星辰从无到有。 要有“十里杀一人”的气势 朱丹认为:“药房不单是卖药的地方,而是贩售‘健康+美丽’的综合体。”在他眼里,海王星辰连锁药店不是那种有着高高的柜台、灯光昏暗的封闭式中药店,也不是药物琳琅满目、营业人员着装整齐的现代化零售药房,而是一个“杂货铺”——一个包括了处方药、中药、OTC、护肤化妆品、保健品、照片冲印甚至还有彩票、玩具的大超市。从开办起,这个超前的经营理念就一直影响着海王星辰的发展。 “1995~1998年,我一直在行业里通过各种机会和场合宣扬连锁经营。”在创业的同时,朱丹一直充当着“布道者”的角色。一路走来,带领着海王星辰,朱丹用一次次的创新使自己成了医药零售业的拓荒者,也奠定了他在医药零售行业“第一人”的地位。 和朱丹谈话,经常能听到“人性化”和“服务”,朱丹说到,“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过去很多服务性企业业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人性化。我们从事的是连锁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是最复杂的,很多人做一件事情,分工很细,每个领域都要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朱丹要求,门店员工在服务中要做到“四士”——“外在如绅士,内心如护士,知识如博士,作风如战士”。海王星辰店内设有相应的健康咨询中心,提供各种咨询,并由专业医师进行指导,同时,海王星辰还别出心裁地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等等。“我们的工作不止是卖药,我们还卖健康,卖信息,卖咨询,卖感觉。服务一定要做好。” 在经营上,朱丹也一直保持着超越竞争对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零售业竞争非常残酷,可以说是你死我活,我们要有‘十里杀一人,百步不回头’的气势。” 创建同仁堂庞大帝国 经过多年的耕耘,朱丹创建了庞大的医药零售帝国,旗下云集了三大医药品牌,分别是海王星辰、国际品牌美信和知名老品牌同仁堂。在朱丹的规划中,这三种品牌代表着不同的经营模式:海王星辰将走便利化、多元化的发展路线,主营健康类保健品;而美信则定位于专业药房,通过加盟连锁的方式加速扩张,主营西药类药品;而同仁堂,则坚持以中药经营为特色。 在美国的唐人街,朱丹亲眼看到,到处挂着“北京同仁堂”、“美国同仁堂”的招牌,在电视剧“大宅门”热播后,同仁堂在华人圈中的地位更显卓著。接手同仁堂金字招牌,朱丹身上肩负的责任相当艰巨。“未来10年,我的目标就是把同仁堂做好,走向国际。”让同仁堂乃至中药进入国外的主流社会更是对朱丹最大的挑战。 目前同仁堂共有70家门店,北京50家,外地20家,但朱丹坦诚,同仁堂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连锁系统,“和其他的药店差距并不是很大”。同仁堂的优势在于品牌、真材实料,但一些经营理念、服务观念、包装已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而同仁堂找上朱丹——这位海王星辰的掌门人担任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看中的正是海王星辰的现代经营方式。朱丹认为,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一贯的经营风格是稳健发展,但当它吸取了海王星辰的现代营销手段后,会迎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当然通过连锁化经营,辅以同仁堂独特的商品组合、增值服务,同仁堂的利润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朱丹爱看国外的管理书籍,能随口报出时下流行管理书籍作者的名字。朱丹认为,和成功的人在一起,看成功人士写的东西,都能给自己、给企业带来好的影响,带来新的东西。“我是个爱国的洋务主义者,又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我成功了,”朱丹这样总结自己。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既要现实又要有点理想主义,既要务实又要追求完美,而且要有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决心。” 对于朱丹,10年后的理想已经有了。“我属于那种比较有激情,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本来想五年就换个行业,老是让我做一个事情,会觉得有点乏味。可是在医药零售领域,我却已经走了8年,如果未来10年一个周期的话,我的目标就是把同仁堂做好,让它走向国际。”说话的时候,朱丹的表情异常坚定。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