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创业指南创业故事李福中:从贫穷中闯荡出来的创业领军人物

李福中:从贫穷中闯荡出来的创业领军人物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苦难,对于弱者,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对于强者,则是一级走向成功的阶梯。在饥寒困苦的年代,贫穷并没有吓垮李家人,李福

  苦难,对于弱者,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对于强者,则是一级走向成功的阶梯。在饥寒困苦的年代,贫穷并没有吓垮李家人,李福中在用年少稚嫩的双肩挑战贫穷、力图摆脱贫穷的拼搏中,倒是锻造了他超人的财商,为他今天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武汉市飞箭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市家福园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中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武汉杰出创业领军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上,李福中从贫困的乡村小路走来,从南国大武汉家装市场走来,在众人敬佩的眼光中,在摄影记者的镁光灯下,一步步稳健地走上了颁奖台。

  贫穷年代蕴育天赋财商

  1963年,李福中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在家中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由于人口多,田地少,在那个物资本来就十分贫乏的年代,李家更显得贫寒。1981年,李福中考上了应城一中。这一年,17岁的李福中不仅承受着贫穷和饥饿的折磨,还经受少年丧父的人生大不幸。夜深人静之时,年少的李福中在学校寝室里常在梦见父亲时痛哭出声;白天听课之时,又常常为中餐和晚饭在哪里吃而发愁。那年春天,青黄不接,他回家想背米回学校,可家中颗粒无存,只好空手返校。每到月末要向学校交伙食费时,他只能跟同班同学借饭票,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借过了。

  穷则思变。李福中从7岁时就开始学卖东西,直到17岁考上应城一中后,为了迎接高考,他才暂时停止了做小买卖。那时,只要能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乡下能赚钱的东西,他都卖过,他卖过树、木柴和萝卜子,甚至还卖过冲担、扁担、布、草、各种蔬菜和各种鱼。

  14岁那年,李福中担心他这个富农子弟是否会被允许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在一种失望的情绪里,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初中复读机会,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和打骂,毅然抛下课本,退学回家赚钱。在回家的路上还要盘算着:从家里到最近的山上,大约有七八里路,在山上一天可以砍上一百斤柴,而这些柴挑到集市上去卖,大约可以买上五毛到一块钱,如果一切正常,一个月就最少可以赚上20多块钱,那就抵得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赚钱,他除了砍柴卖柴之外,还做起小商贩。李福中把目光盯到了湖区最为常见的鱼买卖生意上,从镇上的渔行里进货,再运到20公里外的县城去卖,这是鱼贩子个个要走的路线。每每天空刚泛鱼肚白的时候,镇上的渔行门口便总会围满等货的商贩,不过,年少的李福中此时却并没有身在其中。只有先人一步,才能较早得到新鲜货、畅销货。看清了自己身单力薄抢不过大人的不利条件后,李福中便半路"劫"货卖。每当运鱼车经过他等待已久的路边,他便会将车拦下来,爬上车去挑选市场上好卖的鲜鱼。其实从自己家到"劫"货的地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不错过运鱼车,每天凌晨三四点,当同村的其他孩子还缩在被窝里做梦时,李福中已从床上爬了起来,即使是在风雪如刀的寒冷冬天,他也累咬着牙在路边等待着。凭看机敏和吃苦精神,李福中一天下来总能赚上七八元钱,有时他甚至比那些大人赚的还要多,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从7岁到17岁,正是人生本该天真烂漫的青少年时代,然而,早熟的李福中却为了帮助家庭摆脱贫困,在放学之后或完全退学回家,穿行在大人们之间做点小买卖赚钱,并从赚得的一分一厘中享受到些许快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七岁现象"决定了70岁的人生走向。年幼时期的这段漫长从商经历既显示了李福中的天赋才能,又强化了他的兴趣所在,就象一只无形的手,时刻引领着他的人生选择。

  放飞梦想赢得人生机遇

  1987年,李福中从景德镇大学毕业后分到了沙市轻工机械学校,每月工资78元钱,当时买辆自行车还需三百五六十元钱。后来又调到军工厂,一个月也只有一百多元的工资。

  前身是老牌军工厂的949厂,可以说聚集了一大批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极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师,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李福中和其它新来的大学生一样,豪情万丈却又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大多数的时间,他们只能坐在办公室里或看图纸,或干些倒茶递水的活,日子久了,有一些新来的大学生便渐渐生出了壮志难酬的消极心理来,干得挺欢的扫地添水的活现在也不干了。

  而此时的李福中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在这个工程师等人才聚集如云的大厂里,自已其实就是一张白纸,而肚子里那点专业知识与高级工程师们的丰富经验相比,更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做大事,那他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有了这种务实的人生定位,在其它大学生高傲地不屑于干那些技术活以外的小事时,李福中却跑得飞快,干得很带劲。

  从一个新来的大学生继而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可以说李福中流淌着汗水脚步踏实地一路走来,为了能够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他常常整天呆在车间,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苦、累、脏只是家常便饭。李福中积极的态度与踏实的工作很快赢得了周围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扬,而不断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使得他受到领导的重用,并最终成长为949厂下辖分厂的一名副厂长。

  正当人们羡慕不已的时候,1995年4月,949厂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干得好好的李福中竟然要辞职下海。消息一传开,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纷纷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这个年轻有为的副厂长身上。辞职报告摆到了厂领导面前,这让面面相觑的领导们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经过再三商议之后,厂领导否决了李福中的辞职申请。在他们看来,这样一个大有前途并且能够予以重任的青年干部是绝对不能放他走的。领导不批准他的辞职申请,这正在李福中的意料之中。虽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内心还在为去与留做着激烈的斗争,但下海的念头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领导不批准,他就再申请;领导还不批准,李福中就干脆不再去厂里上班。摆出了这样一副义无反顾的姿态,显然谁也无法再将他拉回原位,最终,厂领导只得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想做副厂长的人比比皆是,为何李福中会如此轻易地主动放弃?有人猜忌,有人摇头叹息,更多的人则怀揣着深深的疑惑。对此,李福中淡然一笑,带着自己的梦想走进了古城荆州。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人相信,李福中的辞职,竟会与一根小小的泡泡糖有着莫大的关系……

  1994年4月18日,对于李福中而言,是一个值得深藏于记忆的特殊日子,说它特殊,缘于他在这一天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

  那是一场在山东烟台举办的全国性陶瓷机械博览会,代表949厂前来参展的李福中,在会上巧遇了一些当年同在陶瓷学院读书的大学同学,会后,同学们相邀联谊,茶话会上,当时在广东工作的谢岳荣同学,拿出了一大把花花绿绿的泡泡糖分给了在座的各位同学:"这是我自己厂里做的泡泡糖,如果你们谁有兴趣做销售代理,欢迎你们来找我谈。"一边分发泡泡糖,一边推销着自己的产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散会后没多久,兴奋的李福中便找到了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想做销售代理的想法。"你是今天聚会的几十位同学中唯一来找我谈合作的。"看到李福中,这位做泡泡糖的同学显然有些吃惊,"你要多少货?一个集装箱够不够?"李福中一听到这话,赶忙摇了摇手,之后他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要不了那么多,先拿50箱试试吧。"

  为了推销,李福中买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骑着破单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四处寻找着小卖部、小摊点推销着自己车架上摆着的那些泡泡糖,随着汗水的不断流淌,随着脚步的不断丈量,终于,第一家公司同意收他的货了,接着又有了第二家、第三家……很快,李福中代理的口香糖便迅速在沙市打开了市场,不但每月销售额达至两三万元,而且销售总量还超过了当时经济发达的南方市场,并一跃成为代理这一泡泡糖品牌的全国销售佼佼者。

  然而,就在李福中干得热火朝天之时,他所代理的泡泡糖却突然断货了。一头是他不停地打电话向老同学催货,而另一头,那些泡泡糖的经销商们却也在不停的打电话找李福中要货,夹在中间的他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

  "我的泡泡糖厂停产了!"那是1995年3月初的一天,见到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李福中时,泡泡糖厂的老板谢岳荣对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李福中的脑袋一下子便猛地嗡了一声。停产便意味着自己从此就要结束泡泡糖代理商的生涯,同时,也意味着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将因为无货供应而荡然无存,满心的失落与无奈浮现在了脸上,看着老同学有些茫然的样子,谢岳荣拍着他的肩膀,试探着问道:"我新开了一家洁具厂,你有没有兴趣做陶瓷?"当然做啊,李福中没有退路。

  说做就做,1995年5月,一家耗资3万余元经过豪华装修的门店——"中鑫陶瓷"在沙市繁华的市中心开业了,它的出现,成为当时沙市陶瓷界装修最气派的一家。靠着精明的头脑、有效的营销方式和到位的售后服务,"中鑫陶瓷"在荆沙市很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品牌效应与不断增加的回头客,使生意逐年攀升,店面增至300多平方米、代理品牌增加到好几个,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此时的李福中,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当时沙市陶瓷界的"大哥大".

  2000年1月,李福中取得了箭牌卫浴湖北总代理权,又迅速将沙市的业务脱手,孤身来到武汉,招兵买马、选址勘地,并旋即注册成立了武汉市飞箭建材有限公司。从身居沙市举步创业,到奔袭武汉寻找更大的商机,对于李福中而言,他的这次跳跃是个人创业史上的一次大跨步,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他主动寻找机会的成功。

  六年前,他主动寻找机会,获得了泡泡糖的代理权,从此让他有了价格体系的概念,并从拼搏中体会到了经营的乐趣;五年前,他主动南下,从此走进了陶瓷销售领域,并有了第一个门店,继而成为了整个沙市陶瓷行业的领军人物;此刻,仍然是他主动寻找突破,以一年的时间用自己的执着与敏锐的商业眼光,获得了成为省级代理的机会,从此让他跳出了有些狭窄的沙市市场,继而如蛟龙入海,进入武汉,争取到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

  李福中的经验清晰地告诉人们:你懂得如何去争取,那你就必然会得到你所想要的;你能尽情的放飞梦想,并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那你就会无所不能。还正应了一句话: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竞争压力创新营销模式

  离开十分熟悉的沙市,走进极为陌生的武汉,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李福中生出任何的不适,相反,武汉当时建材市场相对落后的管理和体制,以及大环境下存在的漏洞与危机,在李福中眼里,成为了他拼搏奋斗的有利条件。

  "破则立,立则新,新则起。"只有敢于破旧立新,才能反转旧体制,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广大道。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很快,李福中便发现,当时武汉的建材代理商大多是家族式管理,开设产品加盟店时,也全凭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口头协议,不仅如此,在企业管理上它们也存在很多的漏洞,即使是代表着公司形象的广告招牌,也是杂乱无序,如同一支临时组建的杂牌军。

  "生意做大了,我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办事".有了这样一种超越他人的管理理念,李福中首先从企业内部抓起,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他便让箭牌门店的销售员全部换上了清一色的统一服装,而且连公司的所有门面,也都进行了统一装修。

  此举一出,仿佛朗朗晴空突然划过一道耀眼的霹雳,原本纷乱无序的建陶市场,突然出现这样一家如此标新立异的公司,一下子,业界人的眼球便全部被飞箭公司的与众不同所吸引。

  "分销商必须交纳保证金方才与之合作。"当面对着前来与他进行合作的销售商时,李福中亮出了又一张名片,武汉的建材市场第二次被震动了。

  多年以来,武汉建材市场一直存在着一些并不合理"潜规则",单凭口头协议和一纸空文,的确不适应越来越频繁的交易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加之在这一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譬如经销商管理松散、结算纠纷不断等问题,也为李福中提前敲响了警钟。要先行交纳保证金方可谈合作,这种作法显然会失去不少生意,在别人眼里,李福中这一招无异于自绝生路,然而,他却无比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丝毫没有理会同行与对手的冷嘲热讽。

  如此别具一格又行之有效的两招使出之后,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福中所代理的箭牌卫浴不但没有受到打击,相反,一时之间还销量大增。不仅如此,就连东鹏陶瓷、法恩莎洁具等国内知名的陶瓷业品牌,也慕名找上门邀请他出任品牌的代理。

  两"板斧"砍出了一个武汉大市场。只要是他想到的营销好办法,很快这些方法便会成为行业通行的规则,但李福中在思索:在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只有建立一套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又无法被对手所复制的"绝招",方才能长久地立于强者之林。

  2003年,武汉飞箭建材有限公司对顾客推出这样一个承诺:"从今以后,本公司出售的所有产品,一律免费送货、安装,负责保修。"此言一出,武汉建材市场再次一片哗然。

  实际上,这是一招几乎所有建材商都不敢轻易拿起来挥舞的"杀手铜",又或者它就如同一个不能触碰的雷区,多少年来,在武汉的建材市场上,所有商家都墨守着"安装收费"这一条不成文的行业成规,当李福中非常严肃的"摧毁"了这一个禁区的时候,不单单只是他的对手就连他自己的手下,也惊愕地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

  "大家都收安装费,我们免费安装,成本岂不是很高?""马桶安装简单,可镜子、玻璃隔板工艺复杂,一旦失误,肯定亏本。"在紧急召开的公司高层会议上,看着如同炸锅般混乱的现场,李福中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他坚决地推行着他的策略。

  如同重磅炸弹一般的承诺震惊了江城建材业界,同时也收到了巨大的效果。武汉一家大型办公楼的瓷砖项目对外招标时,原本飞箭公司并未参与投标,然而甲方却主动邀请,几乎没费任何周折,一笔业务就做了50多套箭牌卫浴,而个中原因就在于甲方看中了他们的服务。

  看似吃亏的"壮举",实则为飞箭公司打开了一道机遇的大门!

  在他人眼里已经很成功的李福中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座右铭——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