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8
浏览量: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报告称,我国企业所拥有的研发人才少得可怜,每万名员工不足3人,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人才研发、培训上的投入几近吝啬,每年人均仅为几十元。这两项数据和发达国家比都差得让人汗颜。
显而易见,正在努力转型升级的中国企业急需适用人才的支持。然而,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却难以适应这种形势,人才供需缺口遂成为比产销市场更为难受的限制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潘晨光指出,一方面,我国教育分层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现实脱节;另一方面,高端人才集中于大城市,主要任职于科研院所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业,企业、基层一线实用人才匮乏,经济领域科技人才缺乏,严重影响大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小到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各层面。
此份报告透露的数据是,大型企业拥有少量的研究与开发人才,小企业几乎没有研发人才。有关统计显示,我国企业每万人中拥有的研究与开发人才不足3人,而日本是49人、美国是48人、德国是35人、加拿大和英国是25人。同时,我国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仅占40%左右。发达国家企业拥有人才量一般达到70%左右,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在企业,英国有61%在企业。
如果教育体制及人才流向一时无从改变,那么是否可以寄希望于企业“自产自销”?难!如同社科院报告揭示的那样,很多企业缺乏对其现有人才的整体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得企业人才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前程无忧公司对上千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人才研发的必要性,但是真正花成本去做的却不到一半。况且,以投入计算,4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 5%%-10%%.不少企业的培训流于形式。
一般评论称,企业惜“财”不生“才”,最直接的原因是怕得不偿失。因为有些员工完成培训并拥有更新或更高本领之后将会有跳槽的极大可能,所以一般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几乎很少进行员工培训投资预算。一些企业对脱产培训的员工采取签订继续服务合同,财产抵押或交押金以及家属作为第三方担保等措施,是此种担心和害怕的另外表现。
不过,对于大企业而言,看法似有不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院长王兆文指出,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事实上,好的培训反而是留住人才的手段。“让员工觉得企业为他的前途着想,在本企业能不断提升自己,他怎么会去别的地方呢?经验表明,经过培训的人才流动性是较低的。”
王兆文认为,企业内部培训不兴,多跟认识水平相关。“大企业常常觉得,社会上什么人都有,缺厨子招厨子,缺司机招司机,我还费那个劲儿干什么?何况,一些国有企业积年以下的陈腐做法也不符合现代培训的发展。我们培训什么?我们期望什么?这样的问题常常都不能回答,如何能指望对企业、对员工真正有意义的培训呢?”
此外,一些专家指出,国家在政策上也鼓励不够。目前,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常见的职业培训投入的加倍扣除制度、抵税制度等俱不完善,非常影响企业的积极性。王兆文也坚决支持政府出台类似的扶持政策。“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投入,不仅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倍扣除,以降低企业的应税税基,从而鼓励企业加大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对于实行‘产学合作’成绩突出的企业,可以比照以前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予以适当鼓励与扶持。”
事实上,当中国的企业还在为是否该给员工来一次培训而纠结时,那些跨国巨头们却在不惜巨资开办“企业大学”,以针对性的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比如德国大型企业贝特尔斯曼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西门子公司、联盟保险公司以及德意志银行也都有自己的大学。
这些公司认为,企业大学可以汲取公司培训部门过去的成功经验:课程设置多样,有讲座和专题讨论会,经常从外面请报告人和教员参加讨论会。这样一来管理人员通过在企业内部接受培训就可以达到工商管理硕士的水平。
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教授阿尔明。特普费尔曾说,讲课者就可以把课程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课堂上使用的教案不再是来自教科书,而是直接来自经理们的办公桌。
英国电信公司负责培训的托马斯强调说,不只是同一个真正的大学建立起伙伴关系是重要的,而且取得训练班的资格证书也是重要的。企业大学也肩负着发扬企业精神和文化的作用。在组织结构极其分散的企业里,经理人员遍布世界各地,定期参加培训也是他们主要的接触机会。在培训班里人们互相接触、发表看法、晚上在酒吧建立起友好关系。因为在工作的时间里人们没有时间谈论与业务无关的事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方虹提出,中国企业有必要借鉴这些成功的做法。这种企业大学不仅能提升员工教育训练的绩效与灵活度,而且可发展客户关系,稳定客户资源。这种针对性的培养,能改善跨国公司招募的难度,也能为企业培养适用性、实用性人才,矫正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王兆文虽然不同意“企业大学”的提法,以为有重返“企业办社会”旧恶之嫌,但是他却强调,有能力的企业绝不该吝惜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他领导下的中行金融研修院刚刚重金聘任社会上的名教授为老师,正是此种理念的践行。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