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堂管理基础培训课,对我这个一直从事管理实践的人来讲,收获很大,感触良多。比如企业的基础管理到底是什么?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应如何扮演?经营和管理的关系又是如何?等等。
在工作中我就常常为经营和管理的关系而苦恼,仔细想来,我们通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管理上,而严重忽视经营。记得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公司内部的所为只会增加费用,而机会在外面。"也就是说大多在公司内部进行的各项工作,不管你是打着"管理"的旗号还是别的原因,若没有处理好与经营的关系都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经营和管理的定位、关系到底如何呢?
1.经营和管理的定位
经营是解决企业的定位、商业模式、发展策略问题。首先,经营着重关注和思考企业的业务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其中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不做什么。例如,创维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就非常明确专注彩电整机,而不做其他业务或产品;王老吉只做凉茶而不做其他饮料产品。
其次,经营还要明确企业的商业模式,如客户定位、核心资源、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等,不同的收费模式决定不同的赢利模式,而这是企业的关键,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会让企业的发展举重若轻,顺风顺水。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企业管理很一般,内部分工不明、授权不清晰、计划较乱、流程不清?但发展得很快,且很赚钱,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好。而有些企业看起来管理很好,计划、流程、绩效管理等都很好,5S、6σ(6个西格玛)等做得比谁都好,战略、激励、文化管理等也不错,但发展很慢,不赚钱,就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落后。
再次,经营还重点关注策略,要在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匹配不同的发展策略,如在产品阶段就要以产品为核心,靠产品挤进或新开辟一个市场机会;在规模阶段就要特别关注营销,实行薄利多销,尽快上规模,获得企业的生存规模;在行业品牌的集中阶段就要注重品牌建设,文化建设,注重差异化策略,完全的顾客导向等。
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绩效问题,也就是说管理为绩效负责,企业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为经营加分。管理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文化管理等。其中计划、流程、组织的管理是基础管理,有关企业的系统效率,对企业的短期目标和当期业绩负责,战略、授权、文化管理则对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未来成长负责。
总结来看,经营着重关注企业的业务选择、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对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负责,管理着重关注当期业绩、系统效率,对企业的绩效和效率负责。
2.先有经营后有管理
经营和管理有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毫无疑问,先有经营后有管理。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以家庭经营管理为例来说明:我1990年结婚,本科学会计专业,当时我要我太太每个月做一本家庭账,开始太太很积极,但做了两个月就没劲了,不做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和我一个月就那么点钱,有什么好做的。我当时在海南大学当教师,记得一个月的工资是83元,太太在医院当护士一个月70多元,也就说收入太少,支出也很简单,在我太太看来根本就用不着做账,用不着管理。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每月给你1000万元,看你做不做账?从这可以明显地感知,没有收入就根本谈不上管理,只有经营上来了,管理才能上来。
但在管理的实践中,人们却容易忽视这一点。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机械的管理者,不问企业的经营模式,不问企业的发展阶段,往往一上来就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如推进复杂而又昂贵的计划管理,实施复杂而又效率低下的流程管理,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多,这样的管理反而不能尽快地解决当期业绩问题,更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隐患。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空降兵"到一个新企业后,由于过于机械地相信管理手段而失败的案例。总之,不关注经营前提下的管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管理必须和经营匹配
管理和经营不但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还有一个匹配的问题,即管理首先要跟上经营的发展步伐,其次也不能超越经营的速度。陈春花教授讲得好:经营大于管理,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就是经营定位决定管理定位,要确保管理水平匹配经营水平,千万不能让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
但在经营管理实践中,总有不少人过分相信管理的作用,有些企业的规模不大,发展也不快,就全面引进各项管理工具。我就见过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部门林立,总经理、经理一大堆,又是流程管理,又是KPI考核,订单没几个,计划管理却很复杂,亏损一大堆,还觉得是内部管理不好。这就属于典型的管理超前,管理和经营不匹配。
人们常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要把管理的各种手段应用得很好,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对管理工具的熟练程度,还取决于管理工具应用的时间点、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所以充分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关系是有必要的,也是做好管理的重要前提。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