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打天下”,曾经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而追求独立,追求过程,将创业中的落魄、绝望与大喜大悲都当作人生必尝的大餐逐一吞咽下去――这种精神,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
然而,17年过去了,“白手打天下”的精神并没有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燃烧成燎原大火。究其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原罪”、或者当代青年创业精神的萎靡。
两年前,重庆多家媒体均参与炒作了本市某大学几名应届毕业生创建中介公司的新闻。且不说这种炒作本身就证明了大学生创业的稀罕,仅看一大群青年记者给与该新闻正面褒扬的夸张热情便可知道:这些记者都是在缺少创业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须知,倒回去17年,这根本就不是新闻!更可笑的是,该新闻见报后不到半年,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几个没有找到工作的全国理工科名牌大学毕业生,在校团委的支持下,意图以替别人介绍工作为“创业起点”――此一行为所蕴含的社会示范意义是很丰富的。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大学生们为何要选择家政服务中介作为掘取自己“人生第一桶金”的起点?答案可能简单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学子们选择家政服务中介作为创业“试水”,并非因为他们觉得该行业商机无限,或者他们拥有比社区中介机构更多的市场资源;理由仅仅是:干这行基本不需要投入。大学4年,个人创业从来就没有被列入过学子们的人生计划;他们既无创业目标,亦无创业资本,更没受过相关训练;这个社会,也没有为创业者设计出一套完善的个人融资信用体系;而节衣缩食将孩子送进大学的中国家庭的“利益动机”,是建立在获得“稳定回报”的基础上的――于是,考公务员、进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做白领,便成为父母们对孩子的最大期望。由此看来,某校学子的此次“创业”,倒更像是一场做秀,秀给自己看,秀给媒体看。谁也没把它真当一回事。
那么,下一步呢?当一家又一家“秀着玩”的公司倒闭之后,那些在媒体上热热闹闹、出尽风头的“青年创业者”们的选择就很“众望所归”了――
上一篇 : 管理者的资源
下一篇 : 冰激凌机 怎么挑选冰激凌机?冰激凌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