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投资理财投资指南财富断想

财富断想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陆幸生,上海市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民周刊高级记者,作家。中学毕业下乡到北大荒农场十年,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

   陆幸生,上海市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民周刊高级记者,作家。中学毕业下乡到北大荒农场十年,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回沪,曾在青年报社、萌芽杂志社、文汇报社工作。

   改革20余年,上海居民的生活用房发生着梯次性的变化,相当部分(不是全部)改善了自己的住房,眼前的这户人家颇为典型,从4分钱(一间房的月租金)提升到4套房。而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的人们,却在\"享用\"上海市民当年的\"破败\"。上海居民梯次改善,那么外来人们也得走过同样的路途。

   写到\"财富\"这两个字,感觉非常困惑。

   在我接受的系统教育里面,财富这两个字是与阶级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国家财富、公家财富、集体财富、单位财富,等等。尽管我知道这些名头非常巨大的财富是由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张白纸组合起来的,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我的财富。否则,就不会出现\"假公济私\"这个词组的高频率使用了。下乡年代,知青宿舍取暖的煤烧完了,我拿着柳条筐到食堂的煤堆去装煤,被老职工呵斥:这是公家的财富,你怎么可以拿回去烧自己的炕,假公济私!我心里直犯嘀咕:知青的炕是谁的炕?是你们家的炕还是我们家的炕?你们家的炕上躺着个老娘们儿(东北对成婚女性的惯称,无贬义),老婆是你私有财产;我们知青炕上一排躺七八个和尚头,都是公家人,公家煤烧公家炕暖和了公家人,怎么就变成了\"假公济私\"?我上海的家根本没炕,更别提烧炕了------又不让我回去,还能不让我烧炕?

   从文革到改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幸运。在这新旧交替、半生不熟的年代,摒弃穷白,创造财富的口号,因为符合人民意愿,在财富这个口号后面,就跟着全中国的老百姓。

   平民资产的梯次递进

   2004年7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专题片,\"歌颂国庆\"用的。其中一集有关居民住房变迁。编导是老朋友,要我\"找一找当年4分钱的房子,找一找4分钱的住户今天在哪里\",摄像机一路跟拍。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