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要,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跑”。不然,欲望发展至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走向绝处。
“往回跑”不是捞一把就走,而是一种智慧和境界。善良的人性,正直的品格,决定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与价值取向。时代华纳公司老板泰德·特纳1997年就作过决定,以每年捐一亿美元的速度,分10年捐资10亿美元给联合国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和其妻近6年已向社会捐款高达10亿美元以上,而且公开宣布,当他60岁时,他会将所有的财产无条件献给社会。他们深知“往回跑”的大义。而对于我们这些更多的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何尝不是一种练达的“往回跑”呢?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求,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种需要上。比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的需求远不止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会要美味佳肴,吃饱了还想去旅游。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也会互相转化。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程度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惟有这样,知识水平才会提高,生活质量才会改观;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或许可以提升生活的品位。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