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做CHO就要放平心态,如果你不甘心,那就换一条路。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日常的战略以外,如何跨部门沟通,如何不陷入事务里?如何培养自己的影响力?怎么样横向沟通?怎么向上、向下沟通?你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使人员配置更合理?如何提升自我?这都是CHO们要一直努力做出最优解的问题。
CHO的未来也许不是梦……
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咨询师C君认为:目前HR部门工作内容的局限性,阻碍着CHO的个人发展。
从HR人员的工作特性来看,由于他们一般很少直接面对战略决策,因而他们对行业和市场的敏感性就会相对比较弱,判断能力也不如专业技术人员。毕竟,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资本运作和财务运营,是目前企业生存致胜的法宝,并不直接跟人力资源挂钩。
行业领袖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往往做得不错,但并非企业致胜的关键。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于预防疾病的作用,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如果企业抵抗力不强,也许发烧38度就要进医院,如果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也许40度也可以自己治愈。
因此,CHO要进入企业核心决策层,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这仍需很长的时间,CHO还没到备受重视的时候。国外很多的事例表明:CHO可以进入核心决策层,但还没有在企业中被提拔为CEO的事例。
但C君很有信心地表示:当我们开始关注和探讨这个问题时,相信CHO很难进入企业核心决策层的现象正在改变,并且也将会更快的改变。CHO的明天还是非常值得期待。
与一线管理者相呼应的是,Z君是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授,他讲了一个自己的体会:“我非常为难,一方面我想让学生们都上我的课(专业),另一方面我又很怕‘耽误’他们。”
他介绍说:美国一位教授通过研究美国整个20世纪的变迁,得出一个什么样背景的人最可能成为CEO的结论。在第一个阶段,是无规则时期。那时,心比较“黑”,有非常重的商业意识的人能成为CEO。接下来进入秩序阶段,科学家就成了CEO。那时,谁能把产品的品质做好,就能卖得出去,这时候CEO多数是工程师。当产品质量大家都差不多时,产品也趋于多元化了,研发人员就上升到了最重要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销售人员成为CEO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二战以后,五、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蓬勃兴起,资本运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并购、兼并、多元化成为美国商业世界最重要的形态,于是财务人员的地位急剧上升。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