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倾听员工呼声是组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根基。但不幸的是,管理者往往对组织中的闲言碎语不予理睬。殊不知,实际上很多对企业发展有提示作用的信息,就隐藏在这些微弱的抱怨和感叹里。管理思想本无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用与不适用的差别。在引进西方流行的考评方式、激励手段之前,应该仔细斟酌这些管理模式适用的文化背景,认真倾听员工的看法和切身感受。同时,也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对组织的期望,总结、提炼出适用于本企业的独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企业来说,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树立营销观念
善待自己的内部顾客——企业高层管理者、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企业员工。重点还是“服务”这两个字。通过为他们提供各种适销对路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其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使各方“顾客”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对于企业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提供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经营指标,以及人力资源状态指标,并向其传递先进的人力资源经营理念;为业务部门进行专业咨询与培训,提供建议和方案;与员工进行人性化的沟通,帮助他们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并为优秀雇员提供继续深造的学习机会。
提高非程序化决策能力
管理学家西蒙将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无疑,要管理和开发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一定会经常遇到许多新颖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如果只会套用管理大师的教条或公司文件来搪塞员工,显然是无济于事。此时,非程序化决策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运用自己的直觉、学识、经验判断问题的性质,并给予及时、准确的解决。但不能简单地把这种非程序化决策能力理解为“胆识+运气”,它只不过是程序化决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且需要更深的功底才能运用得当。
练就伯乐相马之才
识人是降低人才流失风险、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确保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摒弃第一印象产生的晕轮效应带来的干扰,突破高学历、高职称、深资历的界限?通晓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以及各种人性假设等相关知识必不可少。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人才的相关信息,建立动态的人才信息库,并梳理和归纳,从中提炼出能表征人才能力的参数。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