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07
浏览量:
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辙,在法国的这段期间,和法国人建立良好的友谊。老绅士或许可以做你的好榜样,但也不妨多和年轻人交往。
以我的体验,一旦你去除“外国人”的外衣,便能看到所到之处的“真貌”。以你的旅行为例,如果你只能逗留一周至十天,就像候鸟暂时停留般,这么短的时问连自得其乐都谈不上,更别提要和对方亲近了。因此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结交好朋友,是不大可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与人深交也是不能责备的事。但是,假如你能呆上几个月,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么一来,你就有时间和当地的人打成一片了。那种“局外人”的感觉也会随之消失。这一点,也许正是旅行的真正乐趣吧!无论到何处,都能“人乡随俗”地和当地的人打成一片,融人他们的社会,并且以当地的日常打扮与他们接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认为,这正是了解当地的习惯、礼节,以及当地特色的唯一方法。这些收获是你只做30分钟的典型的正式访问所无法获得的。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人类所拥有的特质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如何表现而已。因风土人情和环境不同,在各地都会保留它认识世界的不同形式,我们必须要一一了解清楚。例如,有一种叫做“野心”的情感,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不过,使其得到满足的手段,却会因教育或风俗习惯而异。又比如,想尽到应尽的礼节,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情感。然而,到底如何把这种内在的情绪表达出来,也是因地而异的。对英国国王鞠躬虽是敬意的表现,然而,对法国国王鞠躬却是失礼的行为。对皇帝而言,为表示敬意而鞠躬是一个原则。不过,也有的国家在专制君主之前,必须伏身跪拜。像这种在礼仪礼节上的差异,也是因地、因时、因对象而异的。那么,这些礼仪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许只能说那是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化的反应之后,再代代相传而来的。无论多么聪明的人或通情达理的人,都无法在看完书或听完别人的讲述后,便能准确地示范当地所特有的礼仪。只有实际到过当地,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并且了解当地社会习俗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可否认地,礼仪是无法以理性或辨别力来说明的,它只是一种偶然形成的习惯。但是,既然它是那么严肃,我们自然应该遵从。这里所说的,并不只是对国王或君主的礼节而言。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