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8
浏览量:
记得前些日子看中央台科教频道的一个节目,一个国外留学的教师回国后,准备大展宏图,把从国外学来的先进经验用于教育教学,进而推动中国的教育。在开始的一年里,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探究性学习搞得红红火火,学生喜欢,教师也有成就感。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课上学生活泼可爱。不想期末考试成绩却不理想,高一结束,进入高二,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领导干涉,必须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高三就更不用提了。这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很痛苦,感觉自己很渺小,很无奈!”这位教师很痛苦,那是因为没走中间路线,或者干脆表现为“无用”,或者没能做到“承道德以浮游”。最后他也只好屈服了,回到了应试教育的“道”上来。对庄周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冯友兰老先生也有精辟的论述:
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内部分化为当权派和不当权派,这二派之间是有矛盾、有斗争的。知识分子也有“在朝”和“在野”的分别,前者称为“庙堂”,后者称为“山林”。这二者之间也是有矛盾又斗争的。在“山林之中”的知识分子,固然要用庄周的“超世绝俗”的思想,以安慰自己。即使在“庙堂之上”的知识分子,也往往用庄周“混世”的思想,以保全自己,所以庄周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仍然是是很流行的。儒家的思想固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道家的思想仍然和它分庭抗礼,相互为用,以保持封建社会的平衡。例如晋朝的陶潜,本来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赞美荆轲,同情荆轲。但是他怀才不遇、沉困下僚,只得辞官不做,离开“庙堂”这条路,走向“山林”。……宋朝的辛弃疾本来是一个反抗金兵的农民群众武装的领袖,回到宋朝后,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也只好志向“山林”了。……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他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他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这段话说的多精辟。前边那位胸怀振兴中国教育的教师,他的探究性学习被应试教育所代替。起初是不甘心的,这就成了问题,所以痛苦。可后来不是也让位于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了?尽管很无奈,最终也还是“取消了问题”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