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百科知识探索发现冷战期间 美国曾秘密造飞碟来对付苏联

冷战期间 美国曾秘密造飞碟来对付苏联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1-11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希特勒曾造过飞碟吗?恐怕连德国人也无法拿出确凿的史实证据。不过,近日德国《明镜》周刊却披露,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在冷战

  希特勒曾造过飞碟吗?恐怕连德国人也无法拿出确凿的史实证据。不过,近日德国《明镜》周刊却披露,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在冷战期间曾依靠盟国和德国科学家,大搞飞碟项目。

  “我敢说,德国曾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方案,并着手建造。苏联可能已经在复制和发展该项目。”居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德国杀伤性武器工程师理查德-密特博士1952年6月向巴黎的《法兰西晚报》透露,这种远程飞碟飞跃波罗的海取得巨大成功。该报告被德新社引用后,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

  1953年4月,德国《星期日世界报》的一篇报道采访了一名所谓的飞碟见证者乔治?克莱因。乔治是德国资深工程师,他说,1945年2月14日,他目睹了纳粹德国在布拉格第一次发射载人飞碟。当时,飞碟的飞行高度在3分钟内达到12400米,飞行时速为2200公里。

  不过,由于战后德国很多科学家都不知去向,德国官方很难证实纳粹建造飞碟的真实历史。尽管如此,德国和欧洲各地有关飞碟的报道,还是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很不安。美国人担心的不是纳粹德国曾研制过飞碟,而是“飞碟项目的资料和实物有可能落入苏联之手”。如果真是这样,苏联就可以依赖飞碟的特殊性,监视美国各个军事基地,甚至进行武装打击。由于其速度太快,美国将无法进行回击。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比赛技术创新。在无法证实纳粹德国和苏联是否进行飞碟项目的情况下,美国开始网罗纳粹德国时期的航天航空工程师。几年中,美国就收留了几十名德国顶尖科学家为自己工作。美国希望把纳粹德国辉煌的空中项目延续下去。

  纳粹德国和苏联的飞碟传闻没被证实,中央情报局却无意中发现另一个项目――美国的邻居加拿大居然在打造自己的“飞碟”:一个黑暗的夜晚,在多伦多附近一个机场的跑道上,4个人正在试验一个铁饼一样的装置。他们钻入豪华车里,启动发动机,车速越来越快,直至每小时85英里,车顶的圆盘也开始转动……其中一人是英国天才工程师约翰?夫罗斯特。他设计了“吸血鬼”式喷气战机和“燕”式飞机。二战后,他成为加拿大爱弗罗公司的科学家,并加入一个“特殊项目”小组,该小组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才华横溢的航空工程师。

  这个项目就是加拿大的飞碟项目,有关试验在一个单独、绝密的建筑里进行,外面有武装部队守护。飞碟外形是一个超大的铝制飞盘,通过燃气轮机驱动飞碟垂直移动,然后飞向任何方向。因为发动机排出的气流会先从机身的上表面流过,之后会被导向下方,该布局会使整个机身边缘都产生升力,能使飞机平稳地降落。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飞碟起飞和降落不需要跑道,而且可以改进装载武器。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绝密计划被神通广大的中央情报局发现了。1953年,一群美国国防专家参观爱弗罗公司,表面上是为了观看CF-100喷气式战斗机,实际上他们希望看看飞碟项目。喜欢炫耀的夫罗斯特中了计,带领这些人看了飞碟项目以及二代飞碟的设计。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马上决定给这个项目提供赞助,仅1955年就达75万美元。爱弗罗公司见美国人这么有兴趣,而加拿大也苦于没有更多经费,就把这个项目转给了美国。美国空军接手后,把它更名为“项目1794”。之后,美国调入多名德国科学家。在美国看来,该项目就是为了监视苏联,甚至进行打击报复。

  “项目1794”很快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美国国家档案馆一份1956年的档案显示,其设计的飞碟仍为垂直起飞,速度在3马赫和4马赫之间,能够于距离地面10万英尺的高空中飞行,可以在1850公里范围内活动。

  美国空军战略家们一直梦想着拥有各种大小的飞碟轰炸机。科学家称,实现飞碟的稳定化和可控性是可能的,其形状也不会轻易被敌人雷达辨认。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甚至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小册子,称赞这种飞碟具有无限潜力,不仅可以作为空军的超音速飞行器,也可作为民用救护飞碟或未来的交通工具。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在1959年的测试中,穿着特制航天服的试飞员狠踩油门,使出浑身的劲,但飞碟上升了几十厘米就翻倒了。之后,团队在稳定性问题上进行了无数次试验,一遍又一遍的试飞表明,该项目很难成功。最成功的一次,飞碟的最高时速也就55公里,高于地面约一米就会翻倒。而且该项目在两年内就花费320万美元,虽然军方认为是“小儿科”,但实际上,美国并没有这么多钱来搞不现实的飞碟项目。1960年,美军秘密终止飞碟项目。▲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