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百科知识探索发现蛟龙号下潜5000米拍摄海底稀奇生物

蛟龙号下潜5000米拍摄海底稀奇生物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核心提示:  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在我国取得海

  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在我国取得海星、柳珊瑚、海绵、玄武岩、多金属结核等丰富样品和资料,拍摄到鼠尾鱼、盲鱼、耳状章鱼、铠甲虾等种类丰富的大型生物。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随“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

 

  早晨7时,蓝天白云,空气清爽。执行“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任务的队员各就各位。主驾驶员傅文韬以及左舷潜航员叶聪、右舷科学家王春生依次进入“蛟龙”号载人球舱。此次下潜的主要任务包括: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开展沉积物、底栖生物、多金属结核采样等综合作业,进行近底结核和生物等综合观测。

  随着潜水器布放入水,傅文韬、叶聪、王春生各司其职,很快进入工作状态。10时许,“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开始海底作业。观察、取样、拍摄、航行……

  在紧张工作了4个多小时后,“蛟龙”号获得了3只两个不同种类的海参、1只海星、1株柳珊瑚、2个底栖巨型原生动物、3种海绵(各1只)、1只海百合等海洋生物样品,以及6管PUSHCORE(柱状)沉积物、5块玄武岩样品和数十粒多金属结核,并拍摄到鼠尾鱼、盲鱼、水螅、耳状章鱼、海葵、铠甲虾等丰富的大型生物种群视频。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