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1-10
浏览量:
有过一次“走出去”投资失败经历的中国最大女鞋制造商华坚集团,终于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日前在第五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2年的努力,该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所建的制鞋基地已有3000名工人,随着生产规模上去后,工厂已开始盈利。
再次走出去
张华荣表示,他在不断摸索一条中国制鞋企业走出去的路线,希望将来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早在十多年前,意识到东莞成本将会节节攀升,张华荣开始生产布局的调整,在将部分订单往江西赣州转移的同时,还跑到越南设厂。但几年过去,华坚集团在越南的工厂最终以关闭告终。对于失利的原因,张华荣告诉记者,越南制鞋配套不如珠三角,很多原材料需要从广东供应,生产效率也相对慢些,综合成本并不比在珠三角低。
不过,在越南的失利并没有让华坚集团走出去的步伐停下来。2011年,华坚集团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家投资非洲的企业,并于2012年1月正式投产。
张华荣认为,埃塞俄比亚在发展制鞋上具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埃塞俄比亚良好的放牧业为工厂提供了优质廉价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埃塞俄比亚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近1亿人口中有一半是劳动力。此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该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商务部去年6月发布的一则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招商项目”的数据显示,埃塞俄比亚普通制鞋工人的月工资仅需800比尔(约合262.8元人民币)。
在华坚集团制鞋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大约占50%,员工工资占30%,厂房以及其他开支等占20%。其中,劳动力成本对不同地区的鞋企影响最大。目前,珠三角工人的月薪在2400~3000元,越南工资大约只有珠三角的一半,而非洲的则更低。按张华荣的规划,十年内在埃塞俄比亚投资20亿美元兴建战略基地,为当地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
制鞋业寻找第二春
全球制鞋业已发生多次转移,最先在欧洲,接着转移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往日本、韩国转移,上世纪70、80年代转移到中国台湾,到上世纪90年代转移到中国大陆。未来会向何处转移,备受关注。
根据亚洲鞋业协会统计的数据,目前,受到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全球最重要的制鞋基地珠三角地区的鞋企有一半往国内的中西部转移,三分之一往东南亚转移。
不过,有些专家认为,东南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中,转移到东南亚的风险在加大,而非洲相对更有发展潜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第五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指出,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和最后一站,因为目前非洲的年轻劳动力充足,并具有成本优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保留意见。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珠三角制鞋行业情况非常糟糕,已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订单以及几百万个工作岗位转移到东南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鞋业跟着成本优势转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值得警惕的是,假如按目前趋势发展下去,将可能会引发国内部分工人失业。
因此,李鹏的建议是,有实力的鞋企应该走出去完成全球的生产布局,政府也应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更大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鞋企往中西部梯度转移。在上述论坛中,多数参会者均认为,包括制鞋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应延长产业链,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迎接“第二春”。
在走出去的同时,张华荣还在加速将东莞制造基地打造成集鞋业研发、贸易、采购、物流及品牌孵化于一体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对于未来在非洲能否成功,他认为还要打一个问号,因为埃塞俄比亚项目的推进也非一帆风顺,这与当地政策等因素紧密相关。
目前,华坚集团在广东东莞、江西赣州以及非洲埃塞俄比亚共有51条生产线,年产各类女鞋2000余万双。其中,东莞以及赣州两大生产基地共有42条生产线,年产1600万双高档女鞋。
上一篇 : 北大教授为茅台发布会言论道歉 下一篇 : 烤箱 烤箱和微波炉的主要用途和区别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