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来自餐饮界的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围绕着餐饮业如何为拉动内需做贡献,以及呼吁国家出台新政,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通过今年的两会,能够为我国餐饮业的持续发展带来福音。在此,记者甄选出部分代表和委员对餐饮业健康发展提交的建议。
■议案:
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加快中国烹饪申遗步伐
案由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法国的“法国美食大餐”,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四国联合申报的“地中海饮食”和墨西哥的“传统墨西哥美食”三项餐饮类项目被批准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以来,首次将餐饮类非遗项目列入世界名录。法国美食大餐等申遗成功,引发了韩国、日本、土耳其等多国餐饮项目竞相申遗的热潮。
中国烹饪类非遗项目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上的缺失,无疑加深了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紧迫感。加快申请中国烹饪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步伐,是传承与保护中国烹饪的精髓,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需要。
建议
1.以中国烹饪协会为主体,组建中餐申遗的工作机构,创新申遗工作机制。中国烹饪协会是全国性行业组织,在以往的申遗过程中文化部己明确中国烹饪协会的申办主体身份,由行业组织作为申办主体也符合国际惯例。
2.设立“中餐申遗”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申遗工作。包括(1)申遗的直接费用;(2)组织申遗材料的费用,含资料调查、收集、整理、研究、拍摄、制作、翻译、印刷等费用;(3)申遗材料的论证、审查费用;(4)国外中餐推广的费用;(5)组织国内餐饮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的费用。建议列入商务部的经费预算中,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
■提案:
通过财政补贴
降低银行卡刷卡消费成本
案由
近年来,商业企业对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银联卡收取高额刷卡手续费的现象反映强烈,特别是餐饮、住宿等行业,因为刷卡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企业自身受制于原材料、房租、劳动用工等成本上升的压力,利润被挤压得更低。
经过行业协会的共同呼吁,以及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抵制,2011年降低刷卡手续费的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目前形成最终成果予以执行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抵制。表面上看,是商业企业与以银联为首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共财政支持的缺位,将刷卡成本全部转移给利益相关方承担。
据测算,目前每百元现金的流通成本是1.68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与此对应的是每百元的刷卡消费成本是0.6元,全部由接受服务的企业承担。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把接受服务的企业分成五类,其中如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商户免收手续费,另外有几类收取的手续费不足以承担成本,再加上银行、银联等机构需要从中盈利,所以造成了餐饮、住宿等行业承担了社会上大部分的刷卡成本,这是严重的行业歧视和社会不公。
建议
1.大力推动非现金结算的现代支付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资金安全,降低现金流通成本。
2.公共财政应承担刷卡支付所需要的硬件投入和软件维护的所有开支,为消费者以及商业企业创造便捷条件,降低刷卡成本支出。
3.明确中国银联为公益性机构,而非企业,为财政支持扫清体制障碍。
■提案:
扶持餐饮业
职业培训
案由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快速发展,已经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百万。餐饮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建议
1.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餐饮企业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和部门,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餐饮企业运行所需知识和技能,降低创业风险,减少餐饮企业接受下岗人员的岗前培训成本,从而达到促进就业和创业目的。应协调各地产业工会,将当地有兴趣从事餐饮业工作和在餐饮业创业的人员组织起来,由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专家组,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后期的创业就业指导。
2.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餐饮业是一个传统服务业,企业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一线工作经历,烹饪技能、服务技能甚至包括管理都需要在一线工作中实习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希望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烹饪协会等部门在全国品牌餐饮企业中建立一批“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受训人员提供见习机会。
3.编写相关教材和音像制品。餐饮企业运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量的知识和规范需要系统学习,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编写餐饮业创业就业系列教材,便于从业人员系统学习餐饮企业管理和运行的知识。
■提案:
明确餐饮服务单位
许可管理
案由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餐饮服务企业的许可与监管在过去两年里已顺利交接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北京和福建除外),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发《食品卫生许可证》也统一更换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但一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例如上海、山东等地,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和2011年5月1日重新修订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餐饮企业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中,要求餐饮企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其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第一章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一章第三条的规定内容。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因此,上海、山东等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餐饮企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做法存在着重复行政许可、重复监管的问题,对所辖地区的餐饮企业带来执行难度和困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其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带来示范效应。
建议
1.明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和《食品安全法》(2009年)中对于餐饮服务单位许可管理规定中的许可范围和许可监管部门。
2.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结合当前餐饮服务单位监管的实际,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相关条款予以修改。
3.对上海、山东等地卫生部门要求餐饮单位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行为予以制止。商报记者吴颖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