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战略平衡式薪酬体系”解读

“战略平衡式薪酬体系”解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3

浏览量:    

核心提示:将岗位职级与薪酬标准挂钩,也就是常说的岗位定级定薪体制,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采用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属国有制企业

将岗位职级与薪酬标准挂钩,也就是常说的岗位定级定薪体制,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采用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属国有制企业了。在观察中发现,往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大,这种模式运用的就越普遍,其中不乏众多知名的跨国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如今正在进一步深化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制、转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分配体制,而改制转型后的薪酬体制首当其中的成了是否改制转型的重要象征。

  虽说这种职级薪酬挂钩制度,被企业普遍采用,且沿用这么多年,但这并不表示它就是一种完善的体制。因为在管理上,我们发现它缺乏战略的灵活性,对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发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成为实施企业战略的阻碍因素.不妨先看看下面所列举的三个最常见的矛盾。

  矛盾一:组织内部公平性受质疑。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实行职级薪酬挂钩体制,即根据职级高低的不同对应相应的薪酬标准。比如在大多数企业,销售部、制造部经理的级别就比市场部、财务部经理高一个等级,而市场部、财务部经理的级别又比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的经理高一个等级。当然级别不同,他们的薪酬标准也不同。现在的矛盾是,级别等级低的部门抱怨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似乎自己的部门在企业中只是一个不起眼不受重视的部门。认为部门如何按等级排座次,全依赖企业一把手的个人态度,他认为这个部门重要,你的级别和薪酬就高,他认为这个部门不重要,你的级别和薪酬就低。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对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进行等级的排序呢?如果排序,又该以什么原则和标准来界定?在打破平均主义的同时,是否又能体现出内部的公平呢?我们不妨大胆的对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现实的批判。

  矛盾二:优秀员工的激励措施易受到限制。

  当一名优秀的员工已处于该职系层面(如主管层面)最高职级时(如主管层面有三个级别G6—G8,其已为高级G6),业绩持续性的表现突出,对企业贡献大。对这样的优秀员工,企业肯定要对他的行为进行激励,但目前又没有空缺的职位给予其晋升的空间,他的薪酬已经达到了其主管层面的最高标准,经常性的口头性激励不可取,但又不能违背现有的薪酬政策给予涨薪,这时激励措施就将受到限制。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必定会打击这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