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某行业的潜在共识认为,卖身者贱,卖艺者贵;卖身多在青春年少,卖艺可待人老珠黄。这个规则转移到互联网等技术产业也多少不差。如今,周鸿祎炮轰互联网企业面老色衰,大谈硬件免费,却也惊得智能家电这种年方二八的新兴行业花容失色。
硬件免费,说到底无非一种商业模式。而硬件之所以免费,却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硬件价值被历史性消费完结的一种选择。硬件功、性能趋于同质化,遭遇技术瓶颈,转而寻求服务和内容消费。这种形式将以部分行业的整体性面貌呈现。
二是超越现有商业模式的一种手段创新和颠覆。造成商业模式的差异化,以硬件免费为噱头,吸引目光和购买。这种情形多出现于行业内部个别企业行为。
三是对商业活动重塑和消费观念改造的一种全新理论。认为技术消费的核心乃是内容和服务,用户不应该为硬件买单,商家理应前置体验。这种理论一旦发酵,将成为席卷全技术产业的整体趋势。
我们不禁要问,目前甚嚣尘上的硬件免费究竟是基于哪种背景所提出的?如果是第一种,那么完全不用杞人忧天,因为智能家电的硬件产能不是同质过剩而是不足,以主动和智能为特征的硬件创新仍将是智能家电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如果是第二种,那么问题就变得复杂很多。因为,硬件免费变成一种差异性商业模式的先决条件是,行业当中存在同时掌握软硬件生产和内容、服务供应的企业。如此互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型企业不说智能家电行业没有,就连互联网行业也未曾出现。而硬件免费的战火最先由互联网行业点燃,百度、奇虎360从产业链上游挥师而下,一个做起了可穿戴和网上商店,另一个做起了智能手环(可穿戴)和智能电视,唱的是哪出呢?很显然,所谓硬件免费的第二种可能性不过是互联网巨头进行产业链整合的一场“阳谋”!百度、360等软件和内容提供商以硬件免费制造舆论压力,剥夺硬件制造商的利益合理性,把定价权和利润空间从产业链下游转移到产业链上游;同时,这些企业开始自发研制并生产硬件设备,从而建立从硬件到内容的一整条产业链,并最终整合出行业内几条具有品牌价值的盈利生态链!
在互联网行业,这可能意味着一次惊心动魄的竞争与洗牌。除了百度和360,乐视、小米也加入其中,后两者的优势在软件开发和品牌狂热度,而作为视频内容的龙头提供商,爱奇艺一方面加大对播出版权的购买和垄断,另一方面也开始进军硬件播放终端,继与TCL共同发布互联网电视之后,又与创维发布机顶盒,预备抢占客厅革命的制高点。
在互联网行业,硬件免费的“野心”大体浮出水面,周鸿祎振臂一呼,阐发了硬件免费的整体构想,雷军的芯片免费打通了硬件免费的技术关节。单纯依靠硬件制造的企业被不断蚕食生吞,服务和内容提供商将以此为名,进行大范围的扫荡和兼并。
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硬件免费是明目张胆的褫夺,可并非罪恶。硬件免费对硬件制造商而言,意味着灾变,而对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而言,失去的只是锁链!一个乐观的结果认为,软件、内容提供商会与硬件商达成分成契约,由前者补偿后者,但如果硬件终端毫无技术难度,内容、服务提供商怎会与虎谋皮却不取而代之呢?因此,除非硬件厂商掌握了核心技术,或者丰富制造经验,或者充分的市场占有率,否则,可预料的最悲惨境遇将是“改嫁”都不可得!
这会是新格局的开始,也可能是最坏的开始。大量的中小硬件企业将会在硬件免费的浪潮中,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对于智能家电而言,这不仅只是殃及池鱼的危险,还可能是切肤之痛。智能家电脱胎于传统家居,却又深根于传统家居,新旧行业的差异特征并不明显。更何况,智能家电还与互联网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小企业扎堆的行业生态下,智能家电的发展因为硬件免费将变得越发困难。
因此,硬件免费的第三种可能性不是实践理论,而是基础理论。尽管硬件免费对用户的意义远大于价值,但这种朝三暮四的免费游戏对消费者始终有效。理论逻辑上,我们很容易相信硬件免费会成为大势所趋,可问题是我们是否要信任这种观点——智能家电在当下就应该硬件免费?如果把卖硬件类比卖身,卖内容和服务类比卖艺,那么智能家电是该选择卖身还是卖艺呢?
当然,问题的答案并不在智能家电的硬件和内容服务本身,而在于对智能家电发展阶段的判断、发展独立性的坚持。如果选择卖艺不卖身,智能家电还是会有大数据、广告、O2O等方面的商业机会,可因为硬件发展的不成熟,行业力量的薄弱,智能家电难保没有被兼并吞没的危险。届时,智能家电不过沦为一种商业模式的牺牲品而已。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