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8
浏览量:
国务院决定今年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5月7日10点,打通公平有序落户的政策通道,值得期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确定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其中指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
户籍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难点。眼下,户籍改革已经从居住证制度入手。今年4月,北京市确定今年启动实施居住证制度。上海在去年底就面向公众征询意见,准备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居住证》A证和C证持有者在社会保险、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完全相同,享受和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待遇。除此之外,南京即将建立居住证与户籍准入对接制度,太原将从7月起实施居住证制度。总的来说,已经有很多城市在探索居住证管理办法。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变化的核心在于,原来覆盖户籍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今后将向常住人口覆盖,这一点非常值得期待。而居住证如何转成户籍,可能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国务院提出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接下来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思路?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评论此话题。
“分类”改革户籍制度针对城市不同发展程度
我们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户籍改革,户籍改革关系到无数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几个城市已经开始或即将采取居住证的管理办法,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办法都不一样,为什么各地相继推出的居住证制度方案有所不同?
易鹏:这是中国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决定。北京、上海拥有太多资源,人口密度非常大,城市压力也比较大,但中国有些城市现在人口数量相对少一点,发展状态没有那么好,人们进入这个城市的愿望没有那么强,所以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使相应政策,尤其是进入门槛不同。北京和上海对户籍居住证的政策管理最严格。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要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分类”这个词格外的明显,这两个字应该怎么理解?
易鹏:现在中国有658个城市,城市等级不一样,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实际上,中小城市基本上户口放开了,地级以下的城市落户没有太多障碍,有固定住所和工作基本就可以落户了。而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目前城市病比较严重,城市的承担能力也越来越接近极限,同时本地户籍制度对未来制度的反弹利益非常强,这种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城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入户籍制度改革肯定不太适合,毕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采用分类的方式,中小城市力度大一点、快一点,特大城市可能要慎重一点,整个方式的回旋空间要更大一点,从而实现相对协调的改革局面。
居住证进入户籍要设立标准
居住证如何转变为户籍,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开展这项工作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思路?
易鹏:首先要设立标准。北京和上海居住证都有标准,比如有固定住所、有工作,有职称要求,学历要求,居住证持有多长时间。比如,以前上海是必须拥有居住证七年以后才能考虑进入户籍,但重点要求,如保险或纳税都会考虑。所以上海和北京都有打分制度,上海有A证、C证这种打分制度,逐渐让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人解决户口。当然,上海从2002年开始实行居住证,到现在符合居住证的有27万人,从2002年到2009年,7年解决3000人的户口,所以居住证不能期望值太高,上海现在非户籍人口有一千万人,27万或3000人,还是比较小的规模。从这个角度讲,可能要进行利益格局的调整,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财力不足制约户籍改革资金挑战可多方面解决
户籍改革已经提了很多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改革之所以很敏感,就是因为这一纸居住证负载着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公共福利,要想享受到这些公共服务,需要地方财政大力支持。所以不少人担心,如果地方财力底气不足,是不是意味着推行居住证制度面临着不小的难度?
易鹏:户籍背后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服务需要资金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次解决所有人的户籍,对所有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愿望很美好但客观的挑战就是资金的大量投入。
目前,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准。总体来说,城里有2.6亿农民工,还有1000万人左右进城,未来中国城镇化达到70%的话,还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来解决。
资金方面有挑战不表示不能解决。第一,用时间换空间。可以把资金需求放到未来20年、30年的范围内解决,这样数字就会大幅度减少。
第二,资金的筹集需要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几方共同出资,不能把负担全交给地方政府。
第三,为了解决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问题,适当的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改革财税体制。比如,地方政府控制造新城,控制土地收入的来源;再比如,地方政府能否从房产税或其他税中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能否用这笔钱帮助解决公共服务。
张车伟:放开户籍压力最大实际上是一线城市,实际上对于一线城市来讲,我觉得这个管理办法是有主导作用的。对于中小城市,国务院几年前已经出台了政策,允许这些地方放开户籍准入门槛。这种户籍政府分类改革是对户籍制度不同压力的地区,采取有所区别推进政策。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