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现在中国制造业大家都知道,它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从上到下,现在都是非常非常的重视制造业。但是制造业在最近这几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个困难是多重的困难。一个有它自己发展阶段的一些困难,另外一个更重要可能是全球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困难。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在延续过去的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恐怕难以为继。所以我们讲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叫放射的转变,就是它基本的模式上,创造价值的方式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像这样的一些变化,以我对制造业的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很典型的一个小事例:大家知道前几年南非举办足球世界杯,世界杯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就是这个东西,这东西在中国制造在我们义乌,在义乌是多少钱呢?三毛钱,0.3美元,但是在南非卖多少呢?卖到8美元。所以可以想象制造业在我们中国有多么的艰难,但是另外一面又可以相信中国的制造业有多么的坚强,有多么的厉害。就是以这样的一个情形制造业仍然可以赚到钱,仍然可以发展,这很值得我们钦佩的一件事。但是世界总是在变化的,我们制造业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典型的这个比较理论化的我们来看是这样一个情形,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条曲线说明什么呢?我们在同样的产能底下,同样的生产能力底下,我们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结构是怎样的?在中国很显然的偏向于劳动力,非常强的偏向于劳动力,而欧美国家在技术上,技术资本。所以这个是很典型的一个情形。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一种低利润的状况实际上是由我们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要素结构本身所带来的一个结果。那么时代在发生变化,怎么样变化呢?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我们先看看世界领先的制造商,他们是怎样的情形。整个全球的制造业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尤其刚才Bob也已经提到过的,讲的是中国制造从名义的GDP,名义的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是一个趋势,这是非常显然的趋势,这个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中国的人口占了世界的1/10,我们的GDP占世界也就是1/10左右,还差得很远,所以我们还会进一步上升,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个结构是怎样的,从增长的绿来看,这张图很有趣是你看美国制造业的增长率比中国低很多,但是很多时候它是同步的,这个同步以后说明一个什么,就是中国的制造业跟美国其实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个关联要关联在市场,全球市场上,全球市场的波动同样影响到中国和美国,这个也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当然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仍然超过美国,美国就15%左右,多一点点,中国就占到40%以上,我们的GDP40%以上来自于制造业,这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后进非常迅速的国家做的事情。占全球的比重的话呢,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在迅速的上升。美国的比重实际上是在下降,这个我们可以看到。在出口当中的地位中国也是非常高,上升非常快,30多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占到全球的0.8%,现在占到全球的13.5%,还超过,这个是前面的数据,我们现在发展得更快。这些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来自于什么力量呢?传统的有这么些,中国有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但是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中国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劳动人口宏利似乎在下降。研发投资在前三十年所占的比重很低,但是在最近五年有一个飞速的增长,这个我们看到新的变化。海外并购以前也很少,最近五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浙江省是全国最典型的,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隐性冠军,做一个小东西做到世界前三这样的情形非常多。最近一个情形我们看到浙江的隐性冠军不断在收购欧美的隐性冠军,所以昨天有一个海外的朋友讲,现在你们浙江怎么样,德国最厉害的就是隐性冠军,20多年前有人写书就写隐性冠军,那个影响力很大。那我跟他说情况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我们浙江的隐性冠军从做一个小齿轮的小阀门的,一个小的东西的,这个东西做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的,我们浙江非常多,所以这个是一个新的变化。国内市场想把它拉动起来,但是还是比较缓慢,但是我们看到它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人口宏利来说主要是劳动力,15到64岁人口的比重,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论坛讲到2020年,今后十年不到的时间里面这个比重不断的会下降,所以我们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实施以后,带来很大的一些好的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就是人口的结构,劳动力人口其实是会下降。当然有人会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60岁以上的人也能干活,也能干得很好,身体也很好。但是这是另外一个题外话,总的来说结构发生这样的变化。
很重要一个东西我们要看到的是大学生,大学生人口的增长,这是中国近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做出的很大的贡献,很多人都说这个教育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说中国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不这么看,中国的大学生一年毕业的人口达到700万,这个给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它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但是总体来说它的贡献会非常非常巨大。研发的投入这几年投入非常快,08年以后整个上升非常快,这个里面有政府的鼓励,其实我们关注到很多企业并不是说只是政府给钱才做研发,而是竞争的一种挤压,竞争挤压迫使我们企业必须做研发。企业来自竞争的动力在结合上政府的鼓励的政策,带来了中国企业研发的迅速的上升。这个研发的比重从目前来看,我们占到GDP的比重在全国来看2%不到,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要达到2.5%,我们可以相信,我们GDP每年增长7%好了,但是我们的比重还会进一步的上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研发的总量的投入增长会非常非常的快。这个决定了我们中国制造业在下一个阶段上我们的竞争力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趋势,蓝的线讲的是研发的总额的增长,红的是比重的增长。所以这个里面是有一种趋势。海外并购刚才我说过,最近五年当中特别是,那这个增长是非常快,海外并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在海外不断的在投资收购一些,在收购一些企业。收购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一些企业?当然有很多是资源型的,收购那些森林、矿产像这一些,能源这样一些,但是我们看到制造业的并购增长也是非常快的。大家可能都知道大的那些项目,前面比如说三印中公收购了德国的一家公司,其实我们浙江有很多,浙江宁波有好几家,做针织的也收购了瑞士的公司。在杭州其实也有,杭州福利达收购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这个表明我们企业制造业追求竞争力的来源,我认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是内源性的,现在是全球开放的,向海外获取战略性的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海外市场的不景气,也是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机会,很多人说这个是威胁不是机会,当然需求下降是威胁,但是结构上来讲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机会,我们用相对比较低的成本,可以去收购更好的战略性资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从我们国内市场来看的话,其实国民收入增长也还是很快的,蓝的线讲的是成民居民收入的增长,红的是讲农村居民的,这个讲的是可支配收入,而不是民营收入,可支配收入增长其实也都是很快,这个又让我们在谨慎的时候感到一种很乐观,因为这个需求在增长。所以我们还有很庞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中国的发展,我跟国外的朋友经常讨论讲中国的发展到底什么驱动?所以我们的基本的结论是很有趣的,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欧美是以一种消费拉动,消费拉动的,在中国典型的就是一种投资驱动的。所以有时候你看它也不好看,因为它也不知道需求在哪里,它就先投资了。是否很盲目?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得看到一点,竞争会带来人的创造力的开发,潜力的开发,潜能的开发。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企业在做了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决策好像很不理性,它的需求的增长,它没有很好的预计,他就进行产能的投资,带来大量的产能的过剩,但是这样一种情况底下它会挤压我们的制造企业,让我们制造企业不得不倾尽全力开发市场,但是它也有它的绩效。暑假的时候我去了西北、东北、西南几个地方,以前去的比较少,去看他们的发展,我还是很深感受到投资驱动的发展对他们当地潜能的挖掘产生很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新的趋势,今后的趋势。这个趋势里面看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它大于制造业的投资,这又是一个变化。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长,同样是在增长,但是服务业的增长大大快于制造业的增长。但是我们想一个问题,制造业跟服务是隔离的吗?不是的,是有紧密的关系在里面的。你像昨天这样的淘宝这样的一种销售,你会说这个是服务业的巨大的增长,其实不是?它促进我们制造业非常快的增长,也一样是制造的发展。我后面会讲到服务跟制造的关系。制造产品的销售的增长来看,我们看重工仍然占大的比重,轻工的比重并不大,尽管都在增长。总的来看总的增长率今年是有所下降,这几年制造产品的销售是在下降,表明它的结构在发生变化。从消费品零售额来说的话,其实都是在增长,从前面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一个大的下降,但是随后还是有增长,这个增长我们总是在一种正向的增长,这是中国非常好的信息。如果比欧美中国太乐观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会有趋缓这样一个趋势。
这个核心的命题就是延续到下一个东西,讲到转型升级的问题,转型升级其实叫了很多年,我们浙江十多年前说成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转型升级,但是到底在哪个地方转型升级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驱动力的变化,像过去一个驱动力,刚才我已经说到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这个是很典型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我们看到规模经济性、资源,市场的这样一种市场经济带来的释放,那么还有就是我们讲低成本、全球化,全球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压力底下中国企业释放出更大更强的创造力,加入WTO以后中国整个GDP的增长、制造业的增长都是非常快的,但是现在趋缓的时候我们想再发生什么变化。所以特别典型的大家都知道这两篇很重要的文章,一个讲都讲跟互联网相关,你像天猫昨天有350亿这样的一种销售,就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其实跟互联网相关联的经济正在全面到来,互联网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就是跟我们制造业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像前面这本书黑黑的那个书,去年我们在法国开会,他送了我一本这个书,他讲的是互联网跟能源的一种结合,如果我们的能源系统跟互联网能够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经济学人杂志讲的是互联网跟制造业,互联网如果跟制造业全面的对接产生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而不是只是我制造品类的一种发展,而是我们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在发生变化,价值创造的价值在发生变化,这个是我们看到的。3D打印已经提到,我们浙江省有3D打印的企业,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来的,我们先领三维是做3D打印的,做去年做3D打印他就收了一千万的打印费,尽管不是太高,但是很明显的一个趋势在发展,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变化,他们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是什么样类型的一些产品,比较复杂的一些构建,现在用3D打印是最好的方式。所以这个是非常典型的,我们的制造业,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特别像我们浙江制造很密集的一个地方,他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所以新的创新驱动是什么东西?新的制造业的驱动来自于创新,那么创新主要的相关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会说低碳、绿色、商业模式、架设网络,或者说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如何自己内部如何的强大,你要精益生产如何的,我们知道新的竞争力的发展来自网络,而不是来自你自己的价值链,这是全新的变化。其它各种各样智慧啊很多,我不多讲,我们看几个例子。这个是有人做的一份调查,这是德情,德情做过的一个调查,制造业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什么,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都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放在了第一位,创新都在第一位。这是非常典型的,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怎么做,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挑战,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在一个中等的水平上,现在还在发展。那么我们看这样一个排名,每年做的一个排名,汤普森他们每年做全球前一百位的创新公司,中国的GDP世界第二,我们的制造业世界第一,我们的GDP增长世界第一,我们有很多很多个世界第一,但是在中国大陆没有一家企业进到创新的前一百强,甚至华为,暑假里面我也去华为待了几天,我看这样一个创新的企业他怎么做的,给我启发很大。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有大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没有被外部世界所承认,他认为你这个不是创新。为什么?因为你的原理,原始的创意并不来自于你这里,所以我们中国更多的是一种改进型的创新,这也是它的历史阶段。所以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我个人一直做很长时间的研究,20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一个概念叫二次创新,中国的企业做的大量的是二次创新,在人家已有的基础之上做改进创新,但是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怎么通过二次创新走到原始创新,一次创新上去。我在华为看到它已经做的是最前沿的创新。这个里面有一种新的变化。这个创新追赶来自于什么?其实你特别制造业企业很清楚,制造业你主导的产品它有生命周期,你的主导的技术它有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告诉我们什么?决定你生命周期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会说主导设计,这个主导设计和决定你这个产品就是用这样的技术原理来进行生产和制造,来获得你的绩效。但是这一个原理是不是在变化,它会有变化,不断在改进,不断在发展,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看从原生的轨迹来看,这条黑的实线可以看到它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但是它会有更新,一条新的曲线也会产生。柯达公司为什么会倒闭,它做胶片技术非常好,一条曲线完整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数码相机的企业,但是数码相机的制作系统是什么?它的下一条曲线,这个曲线里面我们怎么跟上去会成为一个关键,他自己就死在他自己所开发的下一代技术上面。中国的企业怎么赶上,就很值得我们去看,我们怎么样再跨到上面去。我们目前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是存在,黏在上一条轨迹上面去,它跳不到下一条轨迹上面去,这个是最大的一个威胁。但是最大的机会也在这里,如果你能够跳到下一条曲线上面,可能你就可以超越以前的领先者,这就是种规律。
还涉及到一个集群的问题,中国的集群,特别我们珠三角跟长三角,我们浙江省参与非常多的,广东也非常多的,集群如何来升级,集群升级现在的挑战跟机会在哪里?就是跟互联网相联系。作为中国优势到底是什么,时间有限我把一些基本概念先讲一讲。现在中国优势是什么?我们从二次创新往上追赶,是按照这样的曲线来追赶,所以这个追赶过程当中怎么去做,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展开,但是基本的原理就是这样。我在学习领先者的技术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后发优势,这个优势来自于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我可以埋头苦干,可以拼命的干,你卖10块钱我卖5块钱,我可以这样干,但是变化的过程当中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所以成功的企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动态性,杭州很典型的,就是杭氧,它一代一代的往生升,很好的实现追赶和跨越,成功的企业都是一个动态的,顶住一种动态的技术演变的机会。中国的大飞机的项目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后来者做大飞机,919大的项目有多少企业整合进去,但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可能怎么样,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就需要人才,人口宏利过去是说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人口带来的宏利,但是现在还有宏利,这个宏利是受过教育的人口,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我们杭州有很多高科技的企业,你在美国你用十个人的钱做研发,在我这里可能就可以用50个人甚至一百个人来做研发。那么我做研发这些人跟美国做研发这些人的水平差距有那么大吗?没有那么大,所以我这里的研发效率相比美国而言的话,其实比你高很多。在这样的一种宏利是很名的,所以你们看看我们浙江省最大的企业是哪家公司?海康威视,他前两年一千招一千多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绝大部分80%做研发,所以这个公司上升非常快,他成为全球第一个视频监控的企业。所以这种类似的我们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利用这样的一些优势来做。另外一个很典型就是网络,网络的话我这里简单讲,就是分布式网络制造系统,还有集成制造系统,这个大飞机的项目,我昨天跟西子奥蒂斯公司的老总在交流,他是中国第一个进入航空制造业的民营企业,他非常看好航空业的发展,确实是,中国的航空业的发展的后面空间还非常大,但是它需要知识密集的劳动力,这是新的变化和趋势。
最后讲趋势很典型的趋势就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业如何跟服务结合,这是很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里面服务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变得越来越多,包括我刚才讲的像海康威视做视频监控体系,它提供的是安全服务的体系,并不是提供一个产品。西子奥蒂斯卖电梯并不是提供一个产品给你用,它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升降的服务。包括刚才讲的杭氧,杭氧是很典型的,他过去做制氧机,他现在说我卖气体给你,我签的合约不是卖机器给你,而是提供高质量的气体,我保证每一年高质量的提供多少气体给你,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服务客户而且锁定客户,它的附加值会进一步上升,像这样的企业已经开始增长。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有这样的一些发展。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跟商业模式的结合,我在这里不多讲了,昨天的这样一种情形,阿里巴巴、天猫这样的一种巨大的交易的一种发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是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当然这个是淘宝的例子,我也不用多说了,他也不过十年工夫,03年建立的淘宝,去年交易额超过一万亿,今年一万五千亿起码的,两万亿都可能超过。但是它背后是什么东西?这是去年的数据191亿,今年到350亿,它的发展告诉我们背后的一种制造业本身逻辑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关心商业巨头,垄断企业,然后我们关心那些所谓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现在互联网分布式制造,分布式系统的发展让我们看得到更多的是对草根,创新和服务相结合的思维的逻辑,经营的逻辑。这又是一种新的增长的驱动力的一种质的变化,而不是只是的变化,这是我们要关心的,这个都有很多报道。所以我们说要关心价值网络,而不只是价值链。电子商务的贡献不用多说了,要讲的就是新的生态系统在崛起,在新的生态系统里面,我们制造服务还有其它的怎么样结合。所以我以前一直讲制造业的这一种发展当中,背后是什么,动态组织有很多,从现在比如说讲大数据还有很多,待会有对话,我们可以再来交流。那么我想讲一些,既然制造业结构在发生变化,其实政府的政策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特别典型的就是对创新的一种鼓励和支持,那么其实我在很多制造论坛里面都会讲到,我讲的一个所谓的凤凰理论,凤凰涅盘大家都知道,转型升级跟凤凰涅盘一样,凤凰要飞起来要靠大脑,大脑是什么?我们商业模式的创新,制造跟服务如何结合,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你的战略是什么,你的架构是怎么样的,这个我们就讲一个大脑,然后两个翅膀,翅膀很重要,我讲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对接互联网,另外一个翅膀对接金融,中国的问题是金融跟实业之间的隔离,没有很好的对接,如果金融体系能够跟实体经济很好的对接,中国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两个是翅膀,所谓翅膀绝对有杠杆的作用,所以制造业的朋友一定要关心金融跟互联网这两个东西,我们自己的身体要自己照顾好,这个不多说了,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