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7
浏览量:
春秋时期玉器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繁缛复杂。但细审此期常见纹饰的图案特征,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具有相同的母题,即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龙的鼻、颚、口、角等部位,皆由长尾蝌蚪形纹样单元表现,这些蝌蚪纹为平面双钩阴刻技法琢出。其多见于春秋早期至春秋晚期早段,与西周晚期玉器纹饰有着较为明确的源流关系。
2.不减地浮雕龙首纹:构成龙首的纹样单元形态扁平,布局满密、浮凸不甚。各单元被单阴线勾勒出轮廓,其边缘亦被琢磨的圆润光滑,从而使纹样形成了一种凸起的感觉,但各单元间并未真正剔地去料,故可称为不减地浮雕。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期晚段至春秋晚期。
3.双钩宽线龙首纹:龙首的主要部位为勾连纹单元构成。此种宽条形的勾连纹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以双钩技法勾勒一圈线框,在框内通常采用反向斜刀,以琢出两道倾斜方向相反的坡面,两坡面间形成一道扭转的凸棱。根据此类纹饰的形态判断,其很可能是在双线龙首纹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二者在时代上亦前后相继,基本没有重合并存。双钩宽线龙首纹流行于春秋晚期晚段至战国早期,多出自包括楚国及其附庸小国,吴国、越国一带在内的南方地区。
4.减地浮雕龙首纹:龙首的鼻、颚、口、角等部位,以减地形成的卷云状、谷粒状、蝌蚪状浮雕纹样单元表现。各纹样单元间隔疏朗,浮凸显著。减地浮雕龙首纹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晚段至战国早期。从此类纹饰的工艺特征以及流行情况看,其当为不减地浮雕龙首纹发展演变的结果,这遵循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满密及简化、离析的趋势,战国时期盛行的谷纹便是减地浮雕龙首纹依此规律进一步演变的产物。
5.单线龙首纹:为高度抽象化的龙首纹,勾连紧密,形态硬性方折,均用纤细的阴刻线表现。此类龙首纹集中出自春秋晚期关中地区的秦墓之中,区域特征较为明确,可被认定为秦式龙首纹。
上述五类龙首纹,大体涵盖了春秋玉器上的常见纹饰,各类龙首纹与年代的对应关系可见表一。经研究,战国时期流行的各类纹饰大多由这五类龙首纹繁衍变化而就。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