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人才必备“中庸”之德,绝非走极端之人。孔子曰:“过犹不及”。程子(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仅东方圣人执此说,西方圣人也认此理。例如比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亚里斯多德亦在《伦理学》中指出:“中庸之德就是不过多,也不过少,不趋于两极端的。”他甚至把人类的一切美德都归于“中庸”,认为“勇气,为恐怖和粗暴之中庸所存的德;节制,为佚乐和据守之中庸所存的德;惠与,为奢侈和吝啬之中庸所存的德;大度,为傲慢和卑屈之中庸所存的德;温和,为忿怒和圆滑之中庸所存的德;谦让,为倨傲和畏葸之中庸所存的德;机智,为诙谐和鄙野之中庸所存的德;友爱,为阿谀和简慢之中庸所存的德。”虽然近百年来中庸之说饱受攻击,但历史无情地证明,无论是国家、民族、政党和个人,在其走极端路线的时候,其后果都必然是巨大的灾难。这一点足以为今日的浮躁学者及愤世嫉俗的“愤青”者戒,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盖莫能外。
其三,人才必为崇尚气节之人。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後凋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自古以来,无论是个人自律还是社会期盼,都要求知识分子气节为先,“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关键时刻要敢于“以身殉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人才(名人)的要求尤其如此。虽然自从没出息的宋儒偷换概念,将“守节”之重担强加给妇女之後,文人气节日渐衰微,近代政治高压下能够守节之名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民心所向却未见其有多大变化,凡保守气节者总能得到万众仰慕,丧失气节者多为人所不耻。须知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知识分子都被视为社会良心的代表,故文人失节,无疑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凡号称或自称知识分子者,都应当对此有所警戒。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