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名利地位之误区

名利地位之误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1-13

浏览量:    

核心提示:  正如谚语所说的那样,中外历史上常常出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即相马时看马瘦就排斥在千里马之外,识人时只要看到处于

  正如谚语所说的那样,中外历史上常常出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即相马时看马瘦就排斥在千里马之外,识人时只要看到处于贫穷时就往往被错认为不是人才。历史上的李存勖就是以门第取人的。

  李存勖是五代时割据河东的李克用之子,其父死,他嗣位为晋王,与五代第一个五朝后梁连年混战,终将之消灭,统一北方,创建后唐。李存勖本是沙陀部人,他创建的王国之所以称后唐,因其父李克用曾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唐朝赐予国姓,李存勖也就以唐的继承者自居,故称后唐,并沿用唐制。在用人上,他"求唐旧臣,欲备百官"(《资治通鉴》卷271)。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资治通鉴》卷272)因他用人只讲人门第,而不问其有无才能,结果所用多庸才。

  苏循出身名门,唐昭宗时任礼部尚书,因政权操纵在朱温手里,他便向朱温献媚取宠,要昭宗禅位给朱温。他以为拥戴有功,将任宰相。后梁宰相敬翔鄙视其人,对朱温说:"苏循俱无士行,实唐家之鸱枭,当今之狐魅,专卖国以取利,不可立维新之朝。"苏循便投奔李存勖,竟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

  豆卢革,原是唐同州刺史,他只会写些歪诗,无他才能。李存勖称帝后,有人因他是名家子向上推荐,却被任为行台右丞相,不久又拜平章事。他做事多错乱,拟议官阶,前后倒置。他任相后,不理政事,却专心修炼,求长生之术,尝服丹砂,呕血数日,几乎丧命。

  卢程虽是进士,却无才干,李存勖任晋王时召他到帐上起草文书,他说:"叨忝成名,不闲笔砚".李存勖本要他当掌书记,因他连文件也不能起草,便令冯道任此职,他认为自己门第高而位在冯道之下,愤慨不平地说:"主上不重人物,使田里儿居余上。"李存勖即帝位,因他找士族任相,连文书也不能起草的卢程致却被任为宰相。卢程虽治国无能,但会作威作福,他出巡时,高坐桥上,"所到州县,驱率丁夫,长史迎谒,拜伏舆下,少有忤意,因加笞辱。"李存勖政权不固,兵变致死,虽由于他骄矜荒淫,重敛多征,但其用人不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看,东郭先生因穿着破烂被人看错,就是以名利地位识才的误区。

  世界上,势利眼的人多,人贫困时看不起,富贵时相争高攀却攀不上。

  "相士失之贫",是说人才因为贫而被看错。世上势利眼的人是看不起贫困的士人的,也恰恰在这点上看错人。除了一些生长在富贵之家的人外,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在他们未被发现或未知名时,一般都是处于底层,处于贫困的,贫困不能说明人有否才能,有无作为,如困人贫困而看低人,也就往往看错人。

  以名利地位来识人,有才也会被看成无才,无才却可能会被看成有才。魏惠王就是以地位看人识人,从而确认其是否有才的。

  有的人物色人物往往是眼睛向上而不向下,地位低的人是看不上眼的。战国时魏惠王正是这样看不起公孙鞅,因而有在才不用,将他输送到敌国——秦国。

  魏相公步痤病重,魏惠王前往探看,说:"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孙痤答道:"痤有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如弗能听,勿使出境。"惠王默然,出而对左右说:"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叔鞅便抽奔秦国,秦孝公纳而用之,结果是秦国日强,魏国日弱。

  魏惠王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国君,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其相公孙痤病危,要求其推荐后继者以辅佐,痤荐举他的御庶子,即家臣,这是低级的官员。魏惠王认为公孙鞅是个小官吏,这样地位低下的人而公叔痤竟要他"以国事听之",这不是"不亦悖乎!"竟是说公叔痤是病得糊涂说乱语。公孙痤也知惠王不用公孙鞅,叫鞅来告诉他并要他快走,公孙鞅认为惠王不听痤的话任用他,也就不会听痤说的话"勿使出境",因为在惠王的眼里,公孙鞅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不会把鞅放在心里,也就不会理他的。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公孙鞅一入秦,以霸道说秦孝公,孝公正想称霸于天下,公孙鞅所说正称已意,因而大为赏识,任鞅为左庶长,掌握军政大管,实行变法。同是一个公孙鞅,在魏惠王的眼里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而在秦孝公那里,却让他掌握朝政,成为个改天换地的"大人物".他实行两次变法,使秦国起了根本的变化,奠事实上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魏惠王不知用人,大才如公孙鞅不用,却用嫉贤妒才的庞涓之流,致齐国能用被他迫害致残的孙膑的计谋,于马陵设埋兵大败魏军,全歼魏军十万。而秦有公孙鞅辅佐,国边日强,魏在西方屡败于秦,失去少梁(今陕西韩城)和安邑,河西屏障开始被秦突破。公元前343前,公孙鞅率秦兵伐魏,虏魏将公子,从此,魏国国势日衰。

  公孙鞅因有功,秦封于商地,尊为商君,故也称为商鞅。

  在封建统治阶层中,代表进步力量的政治家、思想家始终敢于同腐朽的门阀观念作斗争,要求不拘一格,广选人才。

  封建社会,大地主、贵族豪门控制了国家政权,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他们在封建世袭制度的保护下,在用人问题上不可避免地采用一条重出身门第、任人唯亲的人事垄断政策。在这种黑暗的门阀制度面前,一些有头脑、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发出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抗争。

  汉高祖刘邦出身农民,游荡无业,被人看不起,但是他在与项争夺天下的战争中,之所以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是与他身边聚拢着一个宠大而优秀的人才集团分不开的。刘邦常以自己的谋臣、猛士自豪。在他平定彭越叛乱之后,曾慷慨激昂地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去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事实确实如此,刘邦身边的功臣猛士来自社会的四面八方,各个阶层,而且其中不少是出身低微的人。如张良是破落贵族,周勃是吹鼓手,樊哙是屠夫,灌婴是布贩子,娄敬是车夫,陈平是游客,韩信是流浪儿,郦食其是穷书生,彭越、黥布是强盗,而且在这些中有许多还是从敌人营垒中争取过来的人才。刘邦对这些三教九流的人物,不仅不拒之门外,还公开宣称自己不如他们。他这种代表进步阶级的用人原则和高超的驾驭人才的策略,使得各类人才汇聚门下,各显其能,取战胜项羽的人才优势,从而奠定胜利的基础。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