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被传闻包国的联想的问题,这些年来没有变过,始终是能否找到业绩增长点的问题。
“在中国联想向来是大家的话题。”在一个私人场合,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孙振耀评论说。说这话时,他领导下的中国惠普正在固守商用市场的前提下,向消费数码产品这个业务增长,点慢慢挺进。
从联想、上一个三年计划完不成,导致2004年初变阵以来,大家给联想提供的千奇百怪、自相矛盾的建议如下:联想该全面开拓国内市场,联想要大举突破海外战线联想可以尝试直销,联想该固守渠迅联想要继续多元化,联想最好回归PC;杨元庆该退位让贤,杨元庆还是联想最合适的掌舵者……联想早已经学会对外界的“理性”争论和探讨充耳不闻了。
对于连续3个财年的业绩始终徘徊在200亿港元左右规模的联想来说,业绩增长才是它的头等大事,有了业绩上的突破,自然能堵住众人的嘴。
但是联想上个月交出的2004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没有能够让人放心:营业额和毛利率双双略微下降。集团营业额115.33亿港元,去年同期是115.89亿港元。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个百分点。虽然最后纯利增加了16.2%,但纯利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售技资收益和“拧毛巾挤水”压缩经营费用的结果。期内,联想通过出售IT服务业务及线路板业务的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共获得1.64亿港元。如果没有这笔收益,联想的纯利就不是增而是减了。另外,销售费用、推广及广告费用、员工成本三项都比去年同期下降,上半年联想进行了大幅裁员。
对于这份成绩单,柳传志解释说:“我们的变革要三个季度才能见成效。”但已经可以预计,联想今年不会有大的突破,将连续第四个年度维持在200亿港元多一点的营业规模上。
和年初最低1.9港元相比,联想的股价最近已经攀升至2.9港元左右的区间。但是据技行人士分析,股价上扬的原因一是“过去1.9元的价格确实低估了联想价值”,二是最近联想收购BM PC业务的传闻对股价产生了刺激,与联想当下的业绩没有太多关系。
孙振耀的私人观点是:联想的问题,这些年来没有变过,始终是能否找到业绩增长点的问题。这个问题IBM、惠普也都遇到过,幸运的是,它们都解决了——众所周知,BM转型服务,惠普则踏上了消费类数码产品的征途。
那么,联想的增长点在哪里?
不仅仅是传闻
目前,关于联想,在市面上被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是:联想将和IBM总部签署收购IBM台式PC业务的框架性协议。据称,联想要把手机业务剥离出去,留下非常单纯的电脑业务;同时IBM分拆出自己的台式机业务,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联想、收购IBM与长城国际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长城国际(IIPC)中的股份。
尽管这场戏的主角——IBM和联想,都对这个消息表示了否认或不予置评,但是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去考虑这个消息本身的真假,转而开始推测合作方式。现在逼真的版本是:双方组建合资公司来共同运营PC业务,双方以工厂、设备、人员、现金储备等折合成资本金,以联合品牌的面目出现。而在三方共建长城国际的协议中,长城集团持有长城国际20%股权不变,IBM所持股份由联想接盘。而且外界连账都替联想算好了——“这种方案,联想的支付成本最划算。”
根据联想2004财年中期业绩报告,联想拥有现金31.26亿港元,另还有可动用之总信用额度40.6亿港元。以联想、目前的财务状况收购长城国际应在其能力范围之内。2002年,IBM从长城集团手中受让10%股权时,价格是900万美元,如果用这个价格计算,IBM拥有的80%股权价值7200万美元。当然,众所周知,这个价格并不具备多少实际的参考价值。
但毫无疑问,如果这笔交易完成,将是联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技资。在决策这项交易前,联想一定会慎之又慎,思之再三。
但从逻辑上说,联想与IBM的收购案的确顺理成章。
国际化没有选择
在过往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联想、真的可以说是上下而求索。在上一个三年规划里,联想试图证明自己除了PC还能做好别的。由此,联想的多元化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3年尝试,联想从PC市场的领导者,变成了手机、互联网以及IT服务等多个市场的跟随者。手持设备、IT服务、合同制造在2003财年遭遇了亏损,海外业务从2001财年的11.5亿元缩减到2003财年的不足3亿元。由于把许多销售、研发等方面的资源、给了手机、IT服务等新兴业务,联想PC业务的增长也趋向缓慢。
今年年初,联想试图转过头来向投资者证明,自己还能做好PC——这成了联想新三年战略的核心。联想把IT服务等业务剥离,主攻PC、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几类关键业务,对渠道进行精细化和短链管理,以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PC业务上,联想最新一招是向四、五级城市推出2999元的圆梦电脑,打开偏远地区的增量市场。
业内人封人为,“2999圆梦”是杨元庆今年在试图向外界表明“联想还会做PC”上,使出的最为漂亮的战术动作,堪称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在联想、内部,从客观结果上来看,杨元庆通过2004年的变阵已经得到了一个新的团队——与之资历年龄相近的几位高级副总裁刘军、俞兵和乔松基本从执行层面挪开,而新提拔到执行层面的陈绍鹏、吕岩都比较年轻,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战术构想。
从外部价值链上看,杨元庆利用“2999圆梦”打通了上下游的所有环节:在上游供应商那里,联想联合AMD挑战了英特尔的霸主地位,在操作系统上则给了微软一次难堪。同时不为一般人所察觉的是,那些惯常与联想合作的台湾主板厂商和元器件供应商也在这个产品面前被洗了一次牌。这个产品的价格本身对元件供应商就是一次挑战,新进者由此得到了重新站队的机会。在下游渠道,因为要打开增量市场,联想和区域经销商的合作得以加强。对于惯常与联想、合作的大经销商来说,同样,联想给予新来者机会就意味着剧办的存在。
在市场上,“2999圆梦”几乎对所有的品牌机和兼容机都构成了威胁,而且它本身的利润其实不低,如果这个产品真的能够卖到100万台,将能为联想的业绩添上一笔亮色。
但是在国内PC市场精耕细作,长期看增长空间始终有限。正如业界人士所说,即使联想证明自己“会做PC”,“也可能失去一些机会”。
联想在财报中特别提到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为105%.手机固然是联想为自己留下的增长点,但是从前两年手机的基础来看,其增量再大,因为基数太小,一时无法为联想的业绩做出太大贡献。2004年,国产手机集体跳水,连夏新这样的领头羊也在第3季度巨亏,联想在手机牛的作为仅仅是扭亏为盈。因此,在IBM和联想的合作传闻中,还特别有人提到“联想要把手机业务剥离出去”,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在横向的多元化扩张试验失利、PC行业的精耕细作增长空间又有限的情况下,联想未来的增长点己是没有选择——只能落在国际化上。2001年,杨元庆上台后,响亮地喊出了“国际化的联想”的口号,但一直没有多少实际的动作。今年联想技人6500万美元争取到奥运金牌赞助商的身份,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联想的下一个战略动向就是力争在国际化上取得突破,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它已缸里无可退。联想在2004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表示:由于集团超过90%的业务都在中国,因此没有呈列地域分类的分析。对于一个立志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来说,没有国际业务崩佳以想像的。
看多与看空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后(联想在成为TOP赞助商之后,在国际化战略上仍然表现得非常保守含混:比如它并不打算在后续的TOP品牌宣传上加大投入、市场费用仍集中在国内市场;而有关的国际化具体战略又一再没有落实等等),联想IBM之间的传闻应该是一个信号。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作为国际化的一枝重要棋子究竟正确与否,外界看多看空的声音一片。
实达电脑公司董事长贾红兵对此评论认为:如果此事属实,联想、应该是走了一步好棋,因为此举对惠普影响很大。同时,对实达来说也不是坏事:联想、推出低价电脑对实达冲击比较大,但如果和IBM合资主打高端市场,这样就有可能分散联想的资源——像联想这样上下通吃的做法是有风险的,这就给了国内品牌机会。
看来难怪作为竞争对手一方的孙振耀要对这项传闻中的收购案持并不乐观的看法了。“首先IBM和联想的合作始终没有被证实,即使被证实后,在合作问题上也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解决,比如文化问题,大家都知道,联想、文化强势,难道IBM就弱吗?”
另外,外界普遍担心联想在人才资源上的储备不足会使这桩收购案面临问题,联想可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去掌管这块PC业务。
孙振耀还对联想、加入TOP持有自己的看法:“假如是我个人来花6500万美元,我可能更加倾向于不做TOP,而是把它花在少数没有自主晶牌的西方市场上,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我会用钱做品牌广告,铺设渠道,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做下去。”他的看法跟台湾宏基集团的策略基本一致,宏基主要的国际业务正是在几个西欧国家寻求局部突破。“说到底,现在高科技产品和家电有融合趋势。”孙振耀说,“其特点就是要花大力气做渠道。”
看来,在收购案真相大白之前或之后,联想能否真正找到业绩增长点的问题,都还是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关联想的传闻也就不会断。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