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1-09
浏览量:
阳光散落在窗台上,徐徐凉风吹来一丝秋意,听着“静的要睡着的时光”电台的音乐,愉悦到骨头里的心情让我想起,这是我最喜爱的初秋午后。
这半年多,部门内部一个一个模块的进行理论分享和学习,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延和内涵,同时也在反省自己的人力资源水平。收获颇多,在此将一些零散的想法做个记录,以备后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也是每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目标。在推敲许久之后,总觉得这个词如此虚无,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实在太远,又或者说知易行难。一个个理论和工具,在运用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大的成效是“润物细无声”,但在实践中却多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而人力资源部门还要让所有人顺其自然的适应这样突兀的感觉。面对这样的困惑,不得不回到源头思考人力资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大趋势
回顾管理的发展,能够清晰的看到各职能成长轨迹。产量限制盈利的大背景下,泰勒理论出现,带来了生产部门的崛起;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推动了市场营销在企业的发展;而资本不断介入企业管理,促使了财务职能的发展。
对比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很明显看到,只有当人的供求关系发生转变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才有可能在企业中大幅度发展。在欧美国家,这个转变大趋势的出现,是在信息化浪潮之后,人力资本化,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结构化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登上企业管理的舞台。回头看看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个人以为是从长期的供求结构性错位开始,到“民工荒”,再加上产业升级的大背景,劳动力供给市场由过去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现在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刻了。
作为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属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类似,属于辅助部门。什么叫辅助部门呢?在企业价值链中,辅助部门是针对某一项横跨企业所有部门的事项进行管理,比如财务部门管的是钱,而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对象是人。
和其他辅助部门相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的不是冷冰冰的物品,而是许许多多的个性不同的人,这就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患得患失的小妾地位。人力资源部门发展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不成为权力中心,上演金枝欲孽的戏码,便如政府部门的组织部;要不成为事务终端,谁都是爷,见谁都点头哈腰。出现这种变态的情况,根源在于对人力资源部门存在价值的认定。
要正确对待作为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的认为:权利中心或者事务终端都是不对的。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日资企业的管理(钓鱼岛当然是中国的)——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欧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日式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内涵在于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每一个业务部门,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成为偏事务性的部门。关键在于对达成企业目标的价值。
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不同企业的差别在与时间长度,而各部门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与对盈利的贡献。可以先看看企业价值链:
从企业本身来讲,产品/服务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而价值链的主体便是产品/服务流转的常规流程。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产品,再到输送产品,再到销售产品,最后是售后服务。或许我们可以对照企业价值链,倒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是什么?管理的主体是人,是从事企业活动的人。简单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高效的运作,以实现企业目标。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的供应、发展、状态等方面能够满足现在和未来企业的需要。
其次,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是什么关系?在企业中是什么定位?企业不同,很难下定论,个人倾向于顾问、伙伴的关系。
最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理论上有许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我想抛开这些,将人力资源管理当做一个运营的企业,参照企业价值链,结合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做些可能性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
将人力作为产品,从规划到招聘,从培训到薪酬绩效,最后到员工关系,参考下图对比,会发现和企业价值链如此相近。
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出发,这样简单的对应关系,还是很牵强的,特别是人力资源不是采购、生产、供应就了事了,其最核心的工作在后期的维护和升级,这是与常规价值链最大的区别。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应该调整如下。
对比两张价值链图,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考如下:
1、第一张企业价值链,注重的是产品生产出来的流程,更多的运用在制造业企业。从这个角度思考,如果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定位为人力供应部门,也就是现在很多公司疲劳招聘的真实写照。再往前推进一点,制造业企业强调的是权力,和亲力亲为的推动。如果将人力资源部门定位于此,人力资源部门将成为吃力不讨好的部门,方案一大堆却没有什么效果,可以叫做“花架子式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做好下面会提到。
2、我们常规的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中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模块。这部分完成之后,后面的环节最主要的工作是执行,而不是战略。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时,可以参考许多战略规划的工具——这类工具会比人力资源工具更多更有效,比如环境分析、生命周期模型、五力分析模型、SWOT、竞争战略等等。
3、供给环节,包含了常规企业价值链的采购-制造-物流-销售这四个环节,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来说,包含招聘与配置、培训。我们经常说招聘就是销售,还原招聘本来摸样,应该更像采购,但为什么会说现在的工作更像销售呢?因为市场已经从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此时的采购不再是大爷,必然要去竞争,有竞争就要用到销售的工具。因此在现阶段来讲,供给整个环节需要极强的营销思维。招聘是对外的营销,配置和培训是对内的营销。在分析时,可以运用4P、品牌推广等方法。
4、维护环节,主要是保证现有的人员情况下,对效率的维护。这个与产品销售之后的售后服务相似。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中,涉及的都是与激励相关的模块,包括薪酬、绩效、员工关系。像关注客户一样关注人,像客服一样建立专门的渠道,像建立会员体系一样建立员工激励体系。
5、升级环节,这个更像IT企业,购买软件之后,后续还有升级续费的部分。其实这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的重中之重,因为前期的“供给”费用是沉没成本,而“升级续费”属于高价值部分,是提高价值链数量级的关键。具体包括培训、配置。
6、高效价值链。人力资源部门核心在搭建体系,内外部系统。在供给环节,可以建立像流水线一样的系统,而在维护和升级环节重点应该在于生态系统的建设,促使各个业务部门主动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在本部门的实施,而不是做成“花架子式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理论到实践是模型变量的调试过程,也是对现实限制条件的适应过程。作为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忽略限制性条件:
1、企业本身、行业现状等背景,主要影响战略方向,实践中主要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规避。本质上讲,人力资源规划需要除了常规内容外,更多的是方向、原则,指导其他模块工作的开展,避免到时候再重复对限制条件的分析。
2、财务限制,一个是总额,另一个是衡量效率的投入产出比。
3、管理水平高低,系统的完善程度。
面对限制性条件,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调试解决:
1、系统思维,全面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价值链是一个可以解决的工具。
2、做好人事管理——所谓人事管理是指各个模块的基础性工作,高楼万丈平地起,所有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基于人事管理。
3、作为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做好员工关系(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人力资源工作的丰满程度。
4、细节入手,许多人力资源工作并不需要如何花钱,却能够很好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用心在细节。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自入行起,就在思考两个问题:道术之间如何知行合一?自己水平究竟如何?又想起所谓“试错是一种成长”,便有了这样一篇不伦不类的东西,就算是自己在道与术之间游走的过程吧。而这个过程也是自我问题暴露的过程,至少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
我有一个梦想,人力资源的供给如同流水线,维护和升级如同打游戏,而且能够前瞻性的应对企业变化。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