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我不愿走向道路延伸的地方;我愿意走向那些没有道路的地方;然后,留下踪迹。——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我的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宽阔通畅 一条荆棘密布 我走那条小路结果大不一样. ——弗罗斯特
一、中国经济的创新差距到底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组数据,这一组数据能说明我们竞争力强吗?能说明我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地位领先吗?能说明我们富有吗?不能,真的不能。
我们处在一个以经济行业划分的世界,以产业层次划分的世界。
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反映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在世界上地位的已经不是数量,即不是GDP总量;而是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行业中所处的层次,是一个国家经济在每一经济行业中所处的环节。一个国家的富有与富裕不在于产出了多少GDP,而在于一国GDP投入产出比,在于一国的GDP 创造了多少经济剩余。在生产率低下和缺少创新的情况下,GDP产出越多意味着越没有效率的浪费越多,越是在消耗将来的富裕。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看问题很深入。他说的好: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界限已超过了国界的背景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GDP统计的还是在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但实际上许多产值已经不是自己国内企业生产的,而是其他国家企业在该国境内贡献的。
Made in China 与Made by China不是一回事儿。许多外资企业的产值计入了所在国的GDP,但是零部件国际采购的收益,技术、品牌转让费的收益、企业经营收益都是外资企业享有了。约翰.奈斯比特强调:“现在能够反映经济相关数据,并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的不是某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而是在某个经济领域所生产的产品总和。”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所占据的层次地位。“衡量全球市场经济状况的标准就不应该再是单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是经济行业生产总值,一个反映世界经济状况的新GDP。”
按照经典的产业层次理论,以时间顺序发展,一个国家要经历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化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从大的历史进程角度看,这种划分是正确的。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经典三个产业层次的发展问题,而是讨论狭义的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层次范围内的层次划分问题。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当今世界的工业与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可以分为6个层次:这个层次是按照不同的技术含量与价值含量来划分的。
今天,按世界产业层次划分:中国处在4、5、6低端层次。
我们来看世界经济中的行业或产业层次问题。
按照产业层次的技术含量、价值含量从低到高排列分别为:
工业原料生产与初加工;一般终端消费品;近现代标准工业化产品;领先工业化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尖端技术产业与产品。
为了讨论方便与印象深刻,我们从高级层次依序看下一级层次:最高的第1层次是尖端技术产业与尖端技术产品,主要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包括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包括基础基因工程。很明显,在整个世界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分工中居于最尖端层次的就是美国;第2层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新技术产业,即我们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在大量引进的行业,包括一般的通讯业,一般的计算机软硬件、一般的新材料和一些生物工程,处在这一产业层次的主要是美国、德国、英国;第3层次是领先的工业化产业,包括先进的大型机器制造与设备制造,处在这一层次的是德国、日本,在世界上我们可以不时看到德国、日本精良的机器、设备。第4层次是一般近现代工业品,主要是造船、钢铁、石化;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是这一层次的代表。第5层次是一般的终端消费品,如冰箱、彩电、空调、服装、食品、化学医药,中国是这一层次产品的生产大国。第6层次是工业原料和工业品粗加工,中国在这一层次所占比重非常大。
本文发表于2012年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深度思考论坛“创新的差距、误区与突破”,作者孟宪忠系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