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基本完成“三有一化”改革的基础上,抓紧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工作制度,优化服务,加强指导,明确对象,严格把关,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村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三有一化”改革后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以镇劳动保障所为载体,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洽谈会为形式,要求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尽力推荐就业岗位。对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全面的摸排整理,措施有力抓培训,对接就业促转移。将任务分解到各企业,形成培训就业“链”,让农民学技术有场所,有技术能就业。
三、竭力加强环境整治,提高综合治理水平;
凭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卫生镇”的良好基础,以全县“清水河道”建设热潮为契机,全面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公路、村居、河道保洁队伍与制度。形成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施设配套、成效显著的环境综合整治体系。
进一步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花大力气整治各类违章建筑;巩固交通秩序整治成果;进一步整治集镇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配合运管部门,加大对违章车辆特别是超载、超限车辆的处罚力度,确保道路整洁、畅通。
以“清水河道”建设为重点,落实政策、保障投入、指导实施、全程监督,确保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发展,逐步推进高污染、高能耗、工艺落后设备和项目的淘汰转移;加大工业污水治理力度,推广应用印染废气收集整治设备,支持企业加大环保型技改投入,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推动“绿色GDP”快速增长,以期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为我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努力繁荣文化事业,树立“文化立镇”意识;
充分利用近年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贯彻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精神,树立“大文化”、“文化立镇”意识,利用各种形式与载体,竭力使以***文化中心为代表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确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开放公共服务功能。使其肩负起传播先进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任。推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村落文化和学校文化相互促进,蓬勃开展。加快《***镇志》编撰进度,挖掘寺前山文化遗址、中王文化山庄等文化事象的社会效应。全镇上下群策群力,依托硬件优势,发挥文化集聚效应,抵制不良文化侵蚀,致力于打造文化强镇。依托创建“基层文化示范镇”、“省级东海明珠”、“省级文明镇”的丰硕成果,扎实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