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运作管理北大方正:知识型企业的坎坷之路

北大方正:知识型企业的坎坷之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9

浏览量:    

核心提示:北京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1986年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在信息产业部评定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方正集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1986年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在信息产业部评定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方正集团名列第十。2006年12月23日,北大方正集团迎来了20周年庆典。北大方正集团已经拥有5家在上海、深圳、香港及马来西亚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和海内外的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员工2万多人。2006年度,北大方正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111位,全年营业额258.8亿元。在庆贺20周年之际,北大方正发出了豪迈的誓言:"方正,致力原创,保持IT领先地位。依托北大,铸就医疗医药产业。谱写历史,弘扬中国民族品牌。"

    一、转化创新成果获得企业“第一桶金”

    北大方正初创时期,像知识型企业那样投入了极其有限的传统资本。1985年初,北京大学物理系的5位教师在未名湖畔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筹建北大科技开发部,靠着北京大学提供的3万元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86年8月,北大方正的前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时北大注入资金只有40万元。值得庆幸的是,方正的创业者们遵循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努力将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获得了北大方正的"第一桶金".1988年初,北京大学得到国家经委的许可,决定将王选教授主持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专利和技术,全部转让给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从此,两院院士王选教授加盟并成为北大方正的创始人之一,从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开发、生产与销售。这项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继北宋毕升以来,中国历史上印刷领域最伟大的创造。北大方正引领着"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由此不仅揭开了中国知识经济的序幕,更赋予科技创造文明、知识造福人类以深远而实在的意义。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研发工作始于1975年,当时我国印刷业的现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1946年,西方发明了第一代照排机。30年过去了,汉字照排系统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我国的印刷行业还处在沿用近百年的铅字印刷阶段。铸字耗用的铅合金达20万吨,铜模200万副,当时价值人民币60亿元,能耗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为了改变我国印刷行业的落后面貌,解决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处理问题,1974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设立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参加了其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成立了以计算机研究所为首的协作攻关会战组,王选教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研究工作。1976年12月,王选教授写出了"748工程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方案说明",做出越过当时国际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上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决策。此后他设计的激光照排控制器成了汉字激光照排的核心。王选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压缩、高速还原和输出方法等世界领先技术,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核心,分别获得1项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1980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发初见成效,排出第一本汉字图书的样书。1981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原理性样机,即华光I型机通过国家鉴定。1985年华光Ⅱ型系统通过国家鉴定。令王选苦恼的是,研究成果得到政府和学校的承认却不被用户采纳。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转化为产品,对社会、对企业就不会产生任何效益。科研项目工程化之后,下一步就是必须实现产品化。王选教授领导的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加盟北大新技术公司,为产品推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1988年底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向社会推出了华光Ⅳ型系统,迅即便旋风般地打进了全国几千家报社,并远销海外市场。1991年,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又进一步将华光系统发展成为"北大方正91电子出版系统",并实现整版传输、区域网络化、光盘存档等功能。之后又迅速推出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自行研制的彩色桌面系统走进了国内及海外市场,掀起了印刷出版业的"彩色革命".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黑白书刊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延续上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1993年初,北大方正集团正式成立。由北大新技术公司到北大方正集团的7年时间是北大方正高速发展时期。

    北大方正靠激光照排这项创新成果起家,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创业过程。1996年,北大方正集团收入增长到40亿元。这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知识资本,成就一个知识型企业创造的辉煌。像"748"工程这样的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宽、规模大的科研项目,能够很好的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知识资本的成功运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北大方正多元化经营策略评说

    在经历了创业阶段后,北大方正稳步发展,成功地实施了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北大方正集团业务经营已初具规模,面临着如何全面拓展经营领域,提高企业的高科技水平,实现高效益、快增长的二次创业考验。关键时刻,北大方正偏离了知识型企业的发展道路,沦落为热衷于规模扩张的一般企业,致使发展速度减缓,最终由于管理的疏散和多元化战略把北大方正拖进了亏损的泥淖。1999年,第一次亏损发生,业界为之震惊。业绩大幅下跌导致广泛批评,引爆了惨烈的"高层权力之争"和"人事地震".1999年,北大方正的"逼宫事件"全面公开化。王选教授与董事长张玉峰双双离开董事会。2000年6月,方正集团董事会进行调整;2001年10月,魏新出任方正集团董事长。

    经过几番折腾,北大方正确定了"走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大计。从此,北大方正的并购让外界眼花缭乱,多元化的领域涉及金融、证券、钢铁、医药等多个领域。在众人眼里,北大方正涉足钢铁,插手制药,迈进金融,染指通讯,在多元化中跳来跳去,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怪物".2002年3月,北大方正受让浙江证券现有18家股东持有浙江证券51%的股权;2002年11月,北大方正属下的北京方正经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受让佰骏物业持有的深大通1,771万股法人股;2002年4月,深圳方正科技有限公司斥一亿元巨资,以强悍的姿态推出"花旗参茶"饮品,标志着北大方正集团正式进军传统的饮料业;2003年5月,北大方正斥资收购苏州钢铁集团的国有股;2004年3月,北大方正整合其医疗资源,以医疗管理公司的方式切入医药领域;2004年4月,北大方正集团将自己的产业分为三大系列,即IT、金融、传统产业,由四大集团即方正产业控股集团、方正金融控股集团、方正软件控股集团、方正投资控股集团统领;2005年04月,北大方正进军北美中文电子图书市场;2006年10月,北大方正6英寸芯片生产线在深圳正式投产,作为我国两大PC制造商之一,北大方正在拥有整机规模组装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后,如今从PC、电路板、芯片制造实现三级跳,……

    作为知识型企业,北大方正理应将知识资本带来的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传统资本,再转化为更多的知识资本,持续创新下一代核心技术,不断强化知识资本的运作水平。但是,北大方正并没有充分认识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却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传统资本的扩张,热衷于把企业"做大".他们借鉴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的模式,按照一个"扩张性的专业化公司"来发展,推行"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开始从知识含量较大的高科技行业涉足某些传统行业,寻求所谓"跨越式发展"机遇。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历来是企业管理学界意见不一的论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世界企业发展总的趋势来看,20世纪初,许多企业是从专业化向多元化过渡,特别是二战以后,多元化经营似乎成为诸多大公司迅速扩张的重要方式。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美国第三次兼并浪潮的出现,美国企业多元化发展达到高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之后,企业界发现新的产业群落、产品群落必将是建立在由"数字化信息革命"形成的知识产业平台上,知识经济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倾注全力,攻克信息技术难关,才有可能形成更新、更优越的核心竞争力机制及核心竞争力实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开始由多元化向专业化回归。与原来的专业化所不同的,当今的专业化不是单一产品的专业化,而是知识经济的专业化。

    因此,对于北大方正多元化的功过,只有从知识资本的积累和运营的角度来评说,才能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从企业的实践来看,多元化往往与企业领导人在经营和管理上的一种独特的"心态"有关。这种"心态"的重要表现就是急于把企业规模做大,谓之"大公司情结".特别是当企业的传统资本存量较大时,而原有产业和原有市场满足不了这种特殊"情结"的时候,就会迅速向其他产业和其他市场渗透,而不管这些产业与原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导致企业盲目多元化。从本质上说,传统资本要求企业向多元化方向扩张,在可能的范围内将企业"做大",其结果是扩张将挤占企业的知识资本,"稀释"企业资本结构中的存量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则要求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努力将企业"做强",其最终将使企业的知识资本不断增量,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当具备了一定规模,即拥有了比较雄厚的传统资本后,企业都将经受发展方向的抉择。北大方正集团的选择,应该是坚持"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着眼于知识资本的运营和增量,努力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王选教授提出了"顶天立地一条龙"的模式。"顶天"就是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潮头,跟踪市场最前沿的需求,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实现商品化并形成产业;"一条龙"的上游是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游是电子出版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游是北大方正集团公司。龙头应从龙尾获取市场灵感,以推动创新研究。现在看来,王选教授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北大方正是以其拥有的知识资本,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科技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而发家的。企业的发展,理应继续在汉字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上发力,按照"顶天立地一条龙"的思路把企业"做强".北大方正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绝大多数人士都是具有高学历、高学位的知识人才,拥有超常知识量是北大方正无与伦比的优势。扬长避短,北大方正应该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将传统资本的增量毫无保留地转化为知识资本,而不要一味追求传统资本存量的扩张,更不该涉足其知识人才不甚了解的金融控股和收购兼并,以致北大方正的历史上留下了五次"败走麦城"的记录。

    企业存量传统资本增加以及市场的变化都会要求企业及时进行战略部署的调整。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是以制造存储器起家的,在世界半导体产品市场中长期处于主宰的地位,当其遭遇来自日本同行的激烈竞争而导致亏损出现时,英特尔公司果断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彻底放弃公司主营业务的存储器生产,转而全力投入到刚刚开始兴起的CPU领域。万变不离其宗。英特尔公司是依据知识的发展和不断增加知识资本存量的思路进行调整的。北大方正与英特尔相比较,可以看出我们的差距完全在于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上,在于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资本的理解上,在于理念落后上。假如北大方正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坚定地按照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运作,高度重视知识资本的积累和运营,那么,在欢庆集团成立20周年的时候,北大方正的销售收入恐怕不是只有300亿元人民币,而应该像美国戴尔公司一样,从1984年成立到2004年,20年后的年营业收入达到492亿美元。

    知识资本作为企业里的"精灵",魔力之大,魅力之惑,威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三、从高层人事震荡看北大方正企业文化的缺失

    北大方正集团高层人事频繁变动,以致引起企业剧烈震荡,曾经是IT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北大方正在外界看来是个颇为神秘的企业,留给业界太多的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北大方正司空见惯的高层震荡中,方正科技的核心人物周险峰率所部经营层要员共10人"集体叛逃",跳槽到海信数码公司的消息,更具爆炸性,且能够充分揭示北大方正高层人事震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缺失。

    周险峰毕业于清华大学,1994年加盟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从事Digital PCD的产品销售工作,1998年在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主管产品研发及市场业务,2000年任方正科技副总裁兼总经理,主管方正科技的PC研发业务。周险峰及其团队,是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的团队。在PC市场近10年的磨爬滚打,不仅北大方正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跃居为中国PC第二,方正电脑从零做到年销售量100万台,也锤炼出以周险峰为代表的、一支能征善战的PC经营团队。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团队在北大方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高层变动中,他们巍然不动,按部就班地部署研发、销售、市场和服务工作,北大方正的经营渠道、销售业务和客户丝毫未受影响。这充分展示了周险峰坚定的事业信心和超凡的驾御能力。了解这个背景,我们对周险峰独特的"PC情结"和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就可以充分理解了。

    此前,方正科技总裁魏新就任北大方正集团总裁,同时兼任方正科技董事长,成为方正集团的领导核心。在魏新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北大方正的很多业务发展空间已经有限,内部挖潜空间不大,关键是北大方正并不掌握足够的核心技术。因此,北大方正要想做大规模,只能选择"GE模式"的多元化扩张。占据魏新思想深处的理念是,如何依靠传统资本的运作把企业"做大",忽视了强化知识资本运营把企业"做强"的知识型企业的发展坦途。魏新认为PC的发展空间有限,因此要降低方正科技业务组合中PC的份额,需要抽调更多的资源,配置到PC以外的业务,改变方正科技"PC独大"的格局。这是让具有浓厚"PC情结"的周险峰等人所难以接受的。根据方正科技公布的数据,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利润,其电脑及相关产品均占据90%以上的份额。电脑及相关产品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为"做强"企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事实上,中国乃至全球PC市场已进入了稳定增长的成熟时期,未来5年中国PC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仍然可以保持在15%左右。周险峰等人与总裁魏新在企业发展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

    魏新为了推行新的"经营纲领",采用了"控制权上移,经营权下放"和"五个统一"的严历措施。"五个统一":财务统一、人事统一、投资管理权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内控统一。为了树立集团的权威, 魏新按照"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理念,将周险峰明升暗降为方正集团的助理总裁,使之彻底脱离了PC业务。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周险峰毅然决然地率领方正科技原产品中心总经理吴京伟、原销售平台副总经理吴松林等人到新成立的海信数码就职。周险峰曾对媒体意味深长地说:"这不是换了一个工作,而是脱胎换骨地做了一件事情".

    北大方正高层震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等企业意识形态内容。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讲,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软件".世界500强大公司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具体地说,他们遵循的原则包括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理念,这些企业的文化才能够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生命力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孙子兵法》把"上下同欲"看作是致胜之道。北大方正重视传统资本的运作,忽视知识资本的运营;摈弃在PC领域的专业化优势,移就广泛涉猎的多元化,造成高层管理人员严重的企业价值观分歧,"欲"的上下"大相径庭",必然导致企业的人事震荡和经营的艰难。北大方正是我国业界寄予厚望的知识型企业,今后的发展,当以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首旨,牢牢把握"人之力发自于心,心旺则事盛"的道理,靠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