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9
浏览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习惯用一个时代来定义一群人。数年前,当我还在惝恍迷失、恣意妄为时,便被归为“80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背负着“垮掉的一代”这个莫名的责难。
如今,时过境迁。又一群人走进了被时代定义的公众视野,他们就是出生于1990年代的“90后”。
相比于我们“80后”,“90后”一出生便面对着一个制造概念和高度符号化的时代,他们在各种社会标签下学习、生活。而标签抑或被标签,不仅是时代给予他们的既有宿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表达存在的工具。
一
经典社会学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是与其所处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和他的行为的定义过程密切相关。当代青年社会学者沈杰则认为,塑造一个“代”有多重因素,其中最核心的是个体内在的思想观念,而外在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也会通过个体观念、趣味和习惯的变迁来促进一个“代”的形成。
从一个个分散独立的个体,到被整体标签为一个时代的主体,“90后”的代群形塑,毫无疑问会深深地烙刻着时代的印记。
那是一个荣耀辈出的时代。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年起,国家意识和民族自尊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场合,一次又一次被激活。从北京亚运到北京奥运,从港澳回归到加入世贸,从上海世博到载人航天……
那是一个消费觉醒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开启市场经济体制。自此,经济法则、竞争机制以及全球化浪潮在神州大地风卷云涌,实用主义、消费至上的物质观,伴随着平均主义的分崩离析声甚嚣尘上;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开始渗透并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技术扩大了人们的观察视野,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权,但芜杂的信息源也从此裹挟着每一个个体自主意识的自由成长;那更是一个多元价值盛行的时代。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建构与解构的双重博弈中,人们生活的社会情境从同质全面转向异质,僵化、单一的传统价值体系已经被灵活、多元的现代价值体系所替代。
二
就是在这样纷纭复杂的社会情境中,“90后”们出生、启蒙并成长。他们追求体面的消费,却常常沉溺于物质的享受;他们热衷技术的应用,却希望在虚拟世界中感受真实;他们有更开放的心态,却也有着更世俗化的行为取向。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人生以及自我有着超于年龄的认知。然而,心灵早熟的他们,虽然有着超越年龄的自我意识,但往往很难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认同。因此,他们敏感而躁动、叛逆又矛盾、自信却脆弱。
不仅于此,在他们的记忆中,除了一种向前的力量,这个时代,从民族到个人几乎没有大的挫折与磨难。在某种程度上,只要他们愿意,便可以在父辈的安排下,顺理成章的达致各种需求。可是,在种种可满足的需求中,唯独缺少了一份自我参与感。各种被裹挟感,使他们在被满足的同时,又深深的陷入了一种不真实、不确定、不自主的状态。
吊诡的是,当“自私、冷漠、好逸恶劳、自以为是……”等社会标签落于其身时,他们反而能从中找到自我——一种期盼已久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存在认同,尽管它们通常带有负面性。
于是,除时代给予的标签外,他们还主动的自我标签化。他们习惯于在工作和生活中,把自我有意识的标识化,通过特定的符号表达自我、彰显个性。有时为了表达自我的萌动,他们不惜打破常规,从外在的服饰、形象,到内在的心态、意识再到言谈、举止,都勇于标新立异。他们叛逆的表达,甚至不吝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吓”。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渴望,在滚滚向前的社会洪流中,找到一种不被忽视的价值存在。
三
显然,在各种标签化的生活实践中,“90后”一直坚持着对找回自我的主动思考,标签和符号也已经转化为他们表达自我的一种主要方式。从中,我们甚至能看到他们更真实的态度和责任。
长久以来,在先天得利的条件下,“90后”们其实早已轻松地达到了与其年龄不仿的人生高度。然而,也是因为这种“轻而易得”,让他们产生了一种自我价值虚无的存在感。
因此,他们不惮接受时代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各种负面的标签化责难。相反,为打破虚无、找回自我,他们尝试主动标签化,并自行选择了更多的考验和磨难。
台湾作家三毛在散文集《雨季不再来》的序言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人的过程,是要一格一格的爬著梯子,才能到某种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满江风月,青山绿水,尽入眼前。
对于“90后”们来说,他们就是要在被标签的责难和自我标签的激励中,从曾经不相符的高度上先下来,找回自我,再以自身努力重回那个高度。
2012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将在结束四年大学学习后,正式步入社会舞台的中心,“90后”正式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责任元年。
在向责任前行的道路上,在实现自我价值重回高度的漫漫征途中,尽管依旧会有迷茫和困顿。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起步了。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