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职场充电,多么正儿八经一词儿啊。听见它,仿佛意味着在俺们受了X年义务教育、X年高等教育和X年XXXX教育后,终于颤巍巍踏上社会小试牛刀没两年,刀子舞起来还不利落的时候,却听见有人(多半是你领导)直白或婉转地暗示:“什么?工作了这么久没充过电?你想被时代抛弃吗!?”
不少人闻之心中大惊。十几二十年的储备那么快就OUT啦?于是乎诚惶诚恐,四处寻觅培训或继续教育机构之花名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错综复杂,一些培训吆喝得仿佛你可以不吃不睡,但不能不参加此课程,否则你前进的脚步就会比别人慢上十年;另一些则连名称都吊诡无比,看后让你自惭形秽,愤而报读。
于是乎,8小时工作时间 + N小时加班时间 + X小时充电时间 + 5~8小时吃饭睡觉洗漱等一切全包时间 = 职场充电人的一天。这年头什么都讲求速成,这样的安排是多么符合高效的精神啊。
这样一轮又一轮,攻坚战不停地打下去,运气好的话,你的薪水职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忽忽过了几年,原本倍儿棒的身体却开始频频报警。吃嘛嘛也不香了,某天终于躺在病床上,还要抓紧时间抱起一本书感叹:“从来没有这么悠闲地充电过……”
职场充电不可以悠闲吗?我以为,职场充电本来就要以悠闲的心态去对待。
我是一个随性的人。大学毕业后,说实话,除了正儿八经地参加过一次口译培训,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什么系统的教育或培训了。走出社会,从事的工作跟所学的专业毫不搭界。跟口译就更不搭界——那时根本没机会接触到什么老外,连会说英文的老中都见得少。去学的目的很简单,好玩儿。
读书时自诩英文学得不错,四六级选在同一天考,上午四级下午六级。全过。四级成绩在学院里数一数二。觉得不够过瘾,一日逛毕业生旧书摊时,听闻一师兄去了P&G,而P&G的笔试英语,就是以TOEIC(托业)考试为蓝本的。于是在同级人都在埋头苦干六级的时候,我成天就挟着随身听把托业的听力磁带颠过来倒过去的听,当时这考试刚进入中国,所在的城市没有考点,还屁颠屁颠地搭火车到北京去考。最后成绩出来,还行。这下子又膨胀了,想挑战GRE的一万单词。额滴神啊,当时头脑为何如此简单哩,真以为英文好了就能进500强吗?还是想凭籍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证明自己?总之,又一次专程跑到北京交了近两千大洋的考试费,而只留给自己三个月不到的复习时间。惨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后来因为浪费了这足够我小半年生活费的考试费纠结的呀……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了。
学口译是工作了小一年后,因为完全用不到英文,感觉一肚子墨水都浪费了。可是去真正的外企面试,又觉得不是很有信心。琢磨着有什么既高端又实用的英语培训呢,找着找着就看到了口译。这个培训给省外事服务中心垄断了,原本希望找个像新东方那种亦学亦乐的机构来学习的期望破灭。去了之后,感觉倒也还行,不过令我惊讶的是,同期十几个学生中,除了一两个是真正工作需要过来学的之外,其它都是类似我这种“学来备着”的类型。国人参与培训热情之高涨,可见一斑。
然后……然后……我的这些个证书,除了四级证以外,统统没有在我找工作的时候发挥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有的,起码学得多了,可以瞎掰几句)后来去了真正的外企,才发现原来我的英文,要么当总秘,要么就要当到经理级以上后才能派上用场。
于是我开始对培训、职场充电抱着审慎的态度。特别是负责企业培训后,渐渐发觉现在的培训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知名的机构、知名的讲师,不一定能出知名的效果。不光是我,几乎所有HR的同事,对培训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职务之便,上过的培训多了,越多就越会质疑。也有不少人劝我去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考个证回来增加含金量。可是,看过很多招聘广告,也参与过不少招聘,只有那些HR体系不完善的公司,才会提到有该证者优先,其余的,特别是人们心目的“好”公司,根本提都不带提的。更何况,我的老板,我老板的老板,都没去考过这个劳什子的证,我严重怀疑花钱花时间去考它的必要性。考试用书倒是从头到尾认真读过一遍,感觉跟大学课本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重温HR体系的概念,有一点作用。
再后来,我看到了一篇名为《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的帖子,当真受益匪浅。它进一步证明了由自己拉动,而不是被别人推动的职场充电,能取得多么惊人的成效。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不久前参加一个活动,获得了免费在华尔街英语上三天外教沙龙的机会。去登记的时候,课程顾问用英语跟我交谈,谈了十几分钟吧,忽然她问我:“你为什么要来学英语呢?我觉得你已经不需要了……”在了解了我已经大半年没有使用英语的状况后,她更惊奇:“那么久没有英语环境,还能保持这种程度,真的是全靠自己在家念?”千真万确,这大半年,我对英语的保持,也只体现在每天随手读一读China Daily手机报。当然,有空的时候还会背诵一两篇,默写默写。这事儿没人逼我,纯属爱好。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文版出版之前,我搬着板砖一样的英文版,硬是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把全书翻译了下来——迄今为止,我仍自认为跟人文社的翻译不分伯仲。(又自恋了,哈哈)这事儿,也纯属爱好——我一直喜欢哈利波特。这算不算一种职场充电呢?不可否认,它大大提高了我的翻译水准。总之,因为偶像崇拜这么做,总比去买些什么周边产品、跑去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出现的场合尖叫要更有意义一些吧。
此后的一次又一次实践中,我越来越察觉,原来职场充电这事儿,真是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的。真可谓生活处处是排插,想充什么就充什么,想怎么充就怎么充。
比如我目前对策划、宣传、炒作这些概念很感兴趣,而要学策划宣传,是否一定要到广告公司去呢?不一定。其实,天天看报纸,我都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看看现在的报纸,哪份没有铺天盖地的楼盘广告?而又有哪个楼盘,广告词不是吹得神乎其神、夺人眼球的?这就是最好的学习素材。如果有时间,坐上免费楼巴,带着这些广告去看实地情况,更能让我体会到广告词的孰优孰劣。其实,这种过程,与跟着一个策划总监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炒作,那就多关心一下凤姐、犀利哥等人的消息,看看媒体是怎么让他们不停地占据头条、动不动就出现大幅新闻的?这里面蕴含着普遍的真理。而我也顺便了解到,原来大众最津津乐道的信息,报道角度必须是怎样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善于捕捉和分析的头脑。
杂七杂八说了很多,都是自学成才类,就是没有提到系统培训的好处。系统培训当然有好处,只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好导师,他带着你学,当然比你自己摸索要节省太多时间了。比如我最近办了健身卡,赠送了几节私人教练课,让我第一次体验到私教的优势。以前健身么,都是喜欢什么操课就去参加,那些健身器械,看着好像是给男人用的,从来没想过要去玩一玩,也不懂怎么玩。而在私教课上,从体质测试开始,教练在帮我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再根据弱项为我制定了锻炼方案,细致到要加强哪个部位哪块肌肉的锻炼,需要使用哪些器械,这些器械的正确用法,运动的阶段和频率、平日的饮食营养搭配,等等,我这才知道,原来练器械才是快速提升体质的关键,操课只是用来放松的。如果没有教练的引导,我还得在误区里浪费多少时间啊。其它系统培训,比之自学成才,优势也无出其右,即专业、优质、高效,基本的精神就在于此。但是,弊端也很明显,一是要花钱,往往不是小钱;二是时间固定,得赶点儿,除非这培训真高端到可以由你来决定时间——这就更不是小钱所能承担得起的了。比如华尔街英语的一对一私教,一个阶段的学费在十万以上。
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要充什么以及怎么充吧。职场充电是必须的,因为人一旦停止成长,就与死亡无异了。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