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对华人一向友好的西班牙人,竟然放火烧了中国鞋商的货物。“9.16”烧鞋事件和“9·23”大游行,使全世界为之一惊。
事发地埃尔切,距马德里约420公里,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第三大城市。这座人口只有20万的小城,素有“欧洲鞋都”的美誉。制鞋业是埃尔切的传统支柱产业,并使该城一度成为西班牙国内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现在,“鞋都”的光芒已经黯淡下来。当地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因缺乏竞争力而纷纷倒闭。2002年,埃尔切有12家鞋厂破产。去年增加到14个,今年头7个月已猛增到26个,共造成1000多名工人失业。一些当地人认为,是中国鞋的大量涌入才挤掉了他们的饭碗。去年一年,西班牙从中国进口鞋子近6200万双,占进口总量的47%,价值2.2亿欧元。2002年,中国的鞋类产品开始零星进入埃尔切。由于市场行情看好,从去年开始,旅居西班牙的华侨华人大量从中国进口便宜的鞋类产品,并在埃尔切的卡鲁斯工业区开设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埃尔切已成为温州鞋子进入西班牙乃至欧洲市场的中转站之一。卡鲁斯工业区内的中国鞋城现有66家鞋店,每家店每年销售的鞋子在30-60个集装箱之间。一些经营比较好的店面,一年的销售量高达200—3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价值8万欧元左右。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此次焚鞋事件?“这些毫无风度的言行,并不是什么西班牙反华情绪所致。”正在西班牙做访问学者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胡真才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因素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鞋批发商也透漏一个数字:“一双不错的中国鞋用轮船装运到西班牙后只卖5欧元,而西班牙生产的鞋最低价也要8欧元。3欧元的。差价,让中国鞋在西班牙市场赢得了巨大的优势。
其实,“埃尔切事件”并非偶然。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各类商品已迅速进入世界各地的市场,各国保护地方工业,围剿“中国制造”的事件时有发生。“埃尔切事件”只是个别的极端表现而已。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维多里奥广场附近正在形成新的唐人街,仅华人商店就有600多家。很多当地人对此颇有微辞,罗马市政府也明令限制华商发展。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温州东艺鞋业等中国鞋商在俄罗斯遭查扣,损失约3亿元。2004年1月,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造成温州鞋损失至少数千万元。2004年2月,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被查抄,包括温州鞋商在内的中国商人损失约3000万美元。在北非摩洛哥,当中国批发商在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开设商店后,引起一阵“恐慌”。今年9月,一份当地日报以“小心!中国人登陆!”大字标题指出,为数约1200的中国商人移居至摩洛哥主要城市,尽管会为当地经济带来活力,但也有商人担心华商会破坏卡萨布兰卡的经济及就业市场,带来不公平和违反竞争原则的做法。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