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上错花轿嫁错郎——中国日化品牌合资失败案例

上错花轿嫁错郎——中国日化品牌合资失败案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2

  过程:

  婚后没了自我

  ★如果说品牌租赁是“借鸡生蛋”的话,那么品牌收购无疑就成了“买鸡”生蛋。而买主对于鸡的处理与蛋的处理,似乎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权。而收购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一是夺权谋利,二是夺权谋杀。这是国内营销界专业人士肖志营先生在其《品牌突围系列谈》中表述的观点。

  ★夺权谋利或夺权谋杀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减少竞争对手的威胁;分化与收买竞争品牌的消费者,从而为谋权铺平道路。其操作手法主要是通过收购具有竞争潜力或者具有竞争威胁的品牌,把竞争品牌通过冷冻、冷藏等慢慢谋杀的方法,把具有竞争潜力的品牌的消费者引诱到自己的品牌之下,完成这一过程之后,收购到手的竞争品牌便再无价值可言,一次处理,绝不手软。

  ★在日化品牌的合资热潮中,宝洁“娶”熊猫,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品牌谋权”课。

  “熊猫”洗衣粉,原属于北京日化二厂的洗衣粉品牌,在九十年代曾是一个响当当的洗衣粉品牌。在当时的市场上,享有“南有白猫、北有熊猫”的盛名。

  1994年,熊猫与美国宝洁组建合资公司———北京熊猫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北京日化二厂以品牌、厂房参股35%,宝洁以65%的股份控股合资公司。宝洁公司买断了“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并支付了50年品牌使用费1.4亿元。

  但是,宝洁公司把“熊猫”洗衣粉收购到手后,并没有延续原有熊猫品牌的权力之杖,使其成为合资公司的赚钱品牌,而是开始了游离与分化熊猫品牌权力的过程,从而为自身旗下的洗衣粉品牌的权力扩张铺平道路。

  宝洁的手法很简单,即把收来之品利用、再利用,直到毫无价值为止。宝洁公司先是在熊猫的价格上开始了手术的第一刀。那就是它把熊猫洗衣粉的价格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之上提高了50%。而宝洁公司在熊猫洗衣粉上的所有改变,只是熊猫洗衣粉的生产厂从北京改成了宝洁公司,贴上了宝洁的商标。结果是,当年与上海白猫有“北熊南猫”之称的熊猫洗衣粉在经历了7年的艰难历程以后,销售量迅速下降,几个关键的数字便足以让人痛心:熊猫洗衣粉与宝洁合资7年以后,从年产量6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10%~15%下降到2000年的年产量只有4000吨,显然,6万与4000相比,已远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熊猫”的品牌权力被大量地夺走了。北京日化二厂常务副厂长赵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作为控股方的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后一直着眼于高档洗衣粉市场,力推旗下的高档洗衣粉品牌‘汰渍’和‘碧浪’,而以物美价廉见长的‘熊猫’的产销量则逐年递减。”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