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打造“项目型”干部群体。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靠组织、靠干部。因此,必须立足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懂项目、不会抓项目等突出问题,以培养项目建设、工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等紧缺的干部人才为重点,以树立正确导向、高校名企培育、创新机制选任为途径,着力建设一批懂企划项目、能引项目、会抓项目的项目书记、项目县长、项目局长、项目主任等“项目型”干部群体。
建设“项目型”干部群体,应重点抓好“三个一批”:一是树立正确的导向激励一批。鼓励引导广大干部学经济,学管理,搞招商,引项目。打破传统选拔任用干部的定势,在全市叫响“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重用谁,谁能上项目就提拔谁”,注重在项目堆里选用干部,树立凭项目、靠实绩用干部的导向,使“项目型”干部得到承认,得到尊重,得到重用,造就一大批“项目型”干部群体。二是依托高校名企培育一批。根据项目开发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年轻、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到高校学习、名企锻炼,把他们培养成为项目建设、工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充实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三是创新干部选任机制选拔一批。从加快培养选拔“项目型”干部的实际需要出发,完善选任方法,落实具体措施,把是否懂经济、会抓项目作为领导干部选任的一个重要条件,为“项目型”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拓宽视野,打破行业和地域界限选拔“项目型”干部。
第四,打造“技能型”人才群体。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坏关键是人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市委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实施了人才强市战略,提出了建设“七支人才队伍”(以党政领导干部为主体的发展创业型人才队伍,以经济部门业务骨干为主体的项目开发型人才队伍,以各类企业家为主体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队伍,以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骨干为主体的爱岗精业型人才队伍,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工技师为主体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队伍,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各类能人为主体的“双带”示范型人才队伍,以各类中介人、经纪人为主体的市场营销型人才队伍)的任务目标。当前,要以“七支人才队伍”为基础,建设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育得成的“技能型”人才群体,努力构筑具有绥化特色的人才队伍新体系。
上一篇 : 电子商务迎黄金发展期寻“中国亚马逊”(附
下一篇 : 片冰机制 片冰机制的工作原理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