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6
浏览量:
永康:中国家族企业的“少帅”摇篮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阵接一阵,迅速地划破了城市清晨的宁静。这是2011年,正是新春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在距离杭州224公里的浙江永康,各个企业就用这种最传统、最喜庆的方式开工了。
其实前一天,在杭州开往永康的长途车上,气氛就已经很热闹了。一会儿后座的手机响了:“喂……工资多少?还1700啊……那你来给我干吧……我给你3000.”一会儿前方传来不小的训斥声:“你怎么搞的……不是小孩子了,出门在外怎么干事!”
连日来,阳光无限好,穿行在这座城市里已然感受到春天的和煦,但似乎又少了些江南秀色、闲亭曲流。鳞次栉比的是一家家企业,同类的广告牌也扎堆儿地耸立着。据说仅仅“防盗门”这一个行业,永康就聚集了上千家“公司”。
路上匆匆行走的,显然不少是赶回来上班或者正往各家企业应聘的年轻人。城乡结合部沿街的道路旁一张张简易的桌子能排出去好几十米,桌前都压着一张红纸,上面只有两个大字:“招工”,简单醒目。一张桌子就是一家企业,人群熙熙攘攘,对话也直来直去,反正得把价格说明白咯……一年的忙碌又开始了。
从制造业扎实做起
永康是个深入浙江省腹地的城市,户籍人口近60万,外来人口也有30多万。浙江之地多闻名,如旅游之都杭州、塑料王国台州、皮革之城海宁、轻纺中心绍兴、小商品集散地义乌,而永康则有着五千年的铸造传统,远古传说中它就是黄帝铸鼎、春秋铸剑、汉造弩机的地方,而在现代,其“五金之都”的美誉扬名海内外。
永康人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熊熊炉火映汗水,走街串巷闯四方”。
这里,世世代代以作坊手艺敲打铜壶、剪刀谋生,祖祖辈辈以走街串巷、在全国各地收集废铜烂铁运回永康搞铸造加工为业。据说,如今一字长街的现代五金大卖场里,绝对能找到制造业所需要的任何零部件!而你要是懂技术,自己进卖场转一圈就能装上一辆时尚的摩托车出来。
“我爸爸”、“我爷爷”……“有手艺”、“懂技术”……“走江湖,敲敲打打很有名的”…… 《中外管理》所采访的每一位“创二代”人物谈起他们的父辈时都很自豪。五金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在这里,五金机械企业有一万多家,产品上万种,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90%.让科技升级产业,打造“世界五金城”,已经成为永康市现在和未来的清晰定位,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企业追求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
永康的少帅们就孕育在这里。
“永康企业的99%是家族企业,其中70%以上的第二代正在经历企业接班的过程。”永康市青企协秘书长胡帅告诉《中外管理》,这个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城市特别需要一支能够吃苦、善于作战的青年企业家群体!
“做制造业是很苦的。”永康第一代创业家王根红缓缓地说。也正因此,他坚决不让儿子现在就插足房地产业,因为那样年轻人会以为赚钱很快、很容易。他说:“还是要从制造业扎扎实实地做起。”
扎实,并不妨碍年轻人的激情和好胜。而在永康,这种激情的表现方式颇有些出人意料。一块硕大无比的广告牌常年屹立于市政府会议中心大门前,恰在闹市,面临大街。每年都会有一张红榜公布于此——纳税大户200强。这是少帅们最乐于谈论的话题之一。永康市团委书记钱福安对《中外管理》说:永康有这样一个现象,这些二代们的眼睛都盯着这个纳税排名!聚在一起也会议论纷纷,看看今年谁排在了第几位,谁谁排在了前面,谁谁排在后面,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一座城市的活力在哪里?在传统中,在创新中,在年轻的生命中。
事业,就是给自己确定使命
在共青团永康市委的协助下,《中外管理》走访了当地八家二代已经接班的家族企业。他们分别是:浙江宏伟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惠芳,曙光实业有限公司总裁严胜元,中国群升集团董事总经理徐珠峰,中国胜亚集团总裁王钟忆,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永薪,浙江霸王衡器公司总经理应煜、副董事长应烜,中国天行集团总裁应咏志,中国南龙集团总经理应高峰。
走进这八家企业,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的称谓。霸王、天行、南龙、宏伟、曙光、胜亚、Chinsun,再冠首以“中国”,寓意极其宏阔。不难理解,这些称谓的背后是一种奋斗和对梦想的追求,同时,民营企业也非常乐于营造自己的商业气势。
从永康案例来看,创二代们以80后为主力,他们上手就有千百万、数亿的资产收益平台可予挥斥方遒,这是同龄人所无法比拟的。另外,他们全部在职业经理人岗位上赴任,董事长位置还一如继往地由父亲掌控。但是两代人一起工作,父辈更宽慰,小辈的责任心又超强,因此家族企业在第二代会出现新的格局,毋庸置疑。
父辈艰苦创业后还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其基因传承和后来的成长环境变化,会使得那些愿意成为创二代的年轻人显现出他们独具的特质:
比搞营销的还熟悉产品
“那时我父母回到家里,天天讲的就是这些,我听得太多了。后来那些谈生意的来我们家,有时家中没人,我
就接待他们,结果他们说我比父亲公司里那些搞营销的还要熟悉产品。“中信厨具的胡永薪说。
二代们从小耳濡目染,既熟悉又适应商业交易的环境,可以说,“谈生意”不是教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胡永薪从新西兰留学贸易回来,结识了不少国外的专业人才,这自然为他打开国际市场和把东西方文化习俗融入厨具产品的设计中,给予了很大帮助。尤其因为语言上没有障碍,他白天工作后,晚上上网,寻找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他不仅借机发现更多客户,拿到了大宗订单,还收购了国外一家品牌企业,至今效益很好。
接纳父辈的商业伦理观
父辈果敢的决策和犀利的商业眼光,让二代们具有血缘的认可和敬佩,而且父辈那些符合商业逻辑和商业伦理的行为,也会让二代由衷地接纳。从来子女爱戴父母、引以自豪的东西,一定是上一代身上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在潜移默化中会给他们带来烙印般的影响。
“我的父亲非常朴素,这让我记忆深刻。”宏伟公司副总经理吕惠芳说,“读大学时,有一次他说带我去北京玩,结果我们俩住地下室!那时我们家的条件完全没有必要啊,但是父亲告诉我他住过N多次的地下室。去公园玩,他给我买了张票让我自己进去,他却在外面等我。走在街上,他只要看到一家五金店就要钻进去,其实我是很想去那些女孩子喜欢去的店的。现在我跟哥哥一起承接这份家业。”
在她和哥哥的办公室里,墙上都挂着父亲写的家训。其中有两句:“心好多积善,家和万事兴。”这甚至可以追溯到爷爷对全家的影响。爷爷曾是一位先进工作者和厂长,周恩来总理还视察过爷爷工作的工厂。今天,他们再创业的很多做法,都能得到这位九旬老人的理解和支持。
西学东渐,寻求全球合作
他们都接受过良好教育,不少还留过洋。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父辈有意无意都为他们做出了培养设计、提供了教育实力。但他们往往在乎的不是去拿“学位”,而是自己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以他们所学专业看,主要是集中在金融、贸易、法律三大领域,这应该是缘于未来掌权必备功力的考虑。管理专业往往没有成为他们最初的选择,因为这一点可以在接班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对于技术,这要看家业是否需要,或者在于他们个人是否有兴趣。而在人力资源、公共关系方面,目前看不在他们关注的领域,因为这完全可以聘请职业人士来承担。
因此在他们的血液里,已融入了西方现代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理念,视野较父辈更开阔、更能迅速地寻求全球化的合作而帮助企业发展,并乐于运用现代手段进行管理变革、创新,这在家族企业的“转型”中已经普遍受到高度重视。胜亚集团总裁王钟忆,1987年出生,在新加坡学习期间他就尝试开办贸易公司,现在进入父亲的企业,却自己从小家电生产入手——这个国内早已过度竞争的行业,他只为磨砺自己——而一开始,他就是借助已有的新加坡贸易渠道将产品直接推向国际市场。
从“创二代”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事业?事业就是给你自己确定的人生使命。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