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2-01
浏览量:
在公司的一次内部培训时,我曾向所有参加培训的主管、经理、应届大学生提出过一个问题:能者多劳,这种说法正确吗?
培训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开始窃窃私语,有的在小声讨论,有的则跃跃欲试。突然一个部门主管举起手说:“报告!这种说法不正确。”
“那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
“多劳多得”声音洪亮且理直气壮。
培训室里暴发出一阵轰笑声。
因为人的价值观念的不同,应该说多劳多得也算是一个选项,但是正确的答案是“多劳者能”。它的意思是说,工作越多,得到煅练的机会就越多,自己的能力提升得也就越快。
“多劳者能”仔细品味着这句话,我感慨万千。其实,对于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几年前,当我在另外一家公司做人事经理的时候,正好公司要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因为我有内部审核员资格、在国营企业时曾编制过《质量手册》等质量体系文件,所以总经理找到我说:你是学中文的,也熟悉这项工作,这次推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就由你来做了。
面对老总的信任,我还能说什么呢?尽管,这项工作和人力资源没有太多的联系。同时也很清楚,这个职位一般是由公司内部分管生产或者品质的副总级的人来担任的,且还要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
我勇敢地接受了这项挑战。
接下来,我们成立了一个ISO9000贯彻标准办公室,简称贯标办。开始按ISO标准要求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这是一项反复求证的过程,是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虽然已对各部门如何编写二级文件、如何收集表单等都已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但往往最终交到你手里的原始文件还是达不到要求。只好和贯标办的同事一起对达不到要求的人员再次进行重点培训,甚至和他们一起到生产现场观察员工作业动作,以使编写的文件是正确和可操作的。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建立起来,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就要进行第一次内部审核。为了达了审核的目的,在审核前还要对内审员作最后一次检验,例如:如何编制检查表,审核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审核现场,对人员进行审核的技巧等。
有时,为了顺利通过审核,发现问题,提升管理,我们工作起来常常通宵达旦。那个时候,我的感觉就象白岩松几年前出的一部书《痛并快乐着》,这种感觉一直到正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止。
这段质量认证的经历虽然很累,但它却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并对我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记得一次,在我面试一位需要有研发背景的总经理助理时,一位应聘者口才极好,自称对生产、工程、研发十分精通。在面试提问时,我突然问他在质量管理体系中7.3是何内容?这位应聘者一下子怔住了,刚才还淘淘不绝,一下子变得吱吱唔唔起来。
这时候,我就笑了:7.3是设计与开发,如果你真的精通工程和研发的话,这个问题你不会不知道。
……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信奉这个信条,从来不拒绝工作,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做着许多看似与人力资源没有多少联系的事情。“多劳者能”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只是许多人在当时的环境中体会不到罢了。
亲爱的朋友,请擦亮你的眼睛,这四个字会让你受益终生!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